初三期末語文試題匯編:文言文閱讀

時間:2024-10-28 11:18:54 作文網(wǎng) 熱度: 語文知識 我要投稿

  閱讀《唐雎不辱使命》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3—15題。

 ?、偾赝踔^唐雎曰:“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,安陵君不聽寡人,何也?且秦滅韓亡魏,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以君為長者,故不錯意也。今吾以十倍之地,請廣于君,而君逆寡人者,輕寡人與?”唐雎對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,雖千里不敢易也,豈直五百里哉?”

 ?、谇赝踱鋈慌?,謂唐雎曰:“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?”唐雎對曰:“臣未嘗聞也?!鼻赝踉唬骸疤熳又?,伏尸百萬,流血千里?!碧砌略唬骸按笸鯂L聞布衣之怒乎?”秦王曰:“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,以頭搶地耳?!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?,非士之怒也。夫?qū)VT之刺王僚也,彗星襲月;聶政之刺韓傀也,白虹貫日;要離之刺慶忌也,倉鷹擊于殿上。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懷怒未發(fā),休祲降于天,與臣而將四矣。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縞素,今日是也。”挺劍而起。

 ?、矍赝跎珦希L跪而謝之曰:“先生坐!何至于此!寡人諭矣:夫韓、魏滅亡,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?!?/p>

  13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、耪垙V于君廣:

 ?、铺煜驴c素縞素:

  14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2分)

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,徒以有先生也。

  翻譯:

  15.根據(jù)選文,簡要概括唐雎讓秦王屈服的過程。(3分)

  答:

  答案:

  13.答案:⑴擴(kuò)充,擴(kuò)大。⑵白色的絲織品,這里指穿喪服。(共2分。共2道小題,每小題1分)

  14.答案:但是安陵國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,只因為有先生您啊。(共2分。錯1處扣1分,扣完為止。)

  15.答案:表明立場,不愿將祖宗基業(yè)交換;就布衣之怒的結(jié)果與秦王針鋒相對,據(jù)理力爭;“挺劍而起”,打算以命相搏。(共3分。共3點,每點1分)

  【西城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2-14題。

  先帝創(chuàng)業(yè)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于陛下也。誠宜開張圣聽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以塞忠諫之路也。

  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內(nèi)外異法也。

  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(bǔ)闕漏,有所廣益。

  將軍向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 親賢臣,遠(yuǎn)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(yuǎn)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。?)宜付有司論其刑賞刑:

 ?。?)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遺: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4分)

 ?。?)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 翻譯:

 ?。?)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 翻譯:

  14.“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”的原因是什么?(用原文回答)(2分)

  答:

  答案:

  12.答案:(1)刑:罰。 (2)遺:給予。 評分標(biāo)準(zhǔn):共2分。每小題1分。

  13.答案:(1)獎懲功過、好壞,不應(yīng)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。(2)事情不論大小,都拿來問問他們?!≡u分標(biāo)準(zhǔn):共4分。每小題2分。

  14.答案:(蓋)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于陛下(也)。評分標(biāo)準(zhǔn):共2分。前后句各1分。有錯別字,每字扣1分,扣完為止。

  【朝陽】

 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,完成第

  14-17

  題。

  【甲】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 先帝知臣謹(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(dāng)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【乙】由是先主遂詣亮,凡三往,乃見。因屏人曰:“漢室傾頹,奸臣竊命,主上蒙塵。孤不度德量力,欲信大義于天下,而智術(shù)淺短,遂用猖蹶,至于今日。然志猶未已,君謂計將安出?”

  14.下列語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(2分)

  A.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 徒以有先生矣 B.故五月渡瀘故不錯意也

  C.茍全性命于亂世茍富貴,無相忘  D.遂用猖獗 士卒多為用者

  15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

 ?。?)先帝不以臣卑鄙(2)至于斟酌損益

  16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2分)

 ?。?)后值傾覆翻譯:

 ?。?)夙夜憂嘆翻譯:

  17.乙文先主說“欲信大義于天下”具體指的是:

  【海淀】

  閱讀《鄒忌諷齊王納諫》,完成第12—14題。

  鄒忌諷齊王納諫

  鄒忌修八尺有余,而形貌昳麗。朝服衣冠,窺鏡,謂其妻曰:“我孰與城北徐公美?”其妻曰:“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?”城北徐公,齊國之美麗者也。忌不自信,而復(fù)問其妾曰:“吾孰與徐公美?”妾曰:“徐公何能及君也?”旦日,客從外來,與坐談,問之:“吾與徐公孰美?”客曰:“徐公不若君之美也!”明日,徐公來,孰視之,自以為不如;窺鏡而自視,又弗如遠(yuǎn)甚。暮寢而思之,曰:“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;妾之美我者,畏我也;客之美我者,欲有求于我也?!?/p>

  于是入朝見威王,曰:“臣誠知不如徐公美。臣之妻私臣,臣之妾畏臣,臣之客欲有求于臣,皆以美于徐公。今齊地方千里,百二十城,宮婦左右莫不私王,朝廷之臣莫不畏王,四境之內(nèi)莫不有求于王:由此觀之,王之蔽甚矣。”

  王曰:“善?!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^者,受上賞;上書諫寡人者,受中賞;能謗譏于市朝,聞寡人之耳者,受下賞?!绷畛跸?,群臣進(jìn)諫,門庭若市;數(shù)月之后,時時而間進(jìn);期年之后,雖欲言,無可進(jìn)者。

  燕、趙、韓、魏聞之,皆朝于齊。此所謂戰(zhàn)勝于朝廷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。?)徐公來,孰視之 孰:

 ?。?)吾妻之美我者 美:

  (3)門庭若市市:

 ?。?)時時而間進(jìn)間: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2分)

 ?。?)皆以美于徐公  翻譯:

 ?。?)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,受上賞  翻譯:

  14.結(jié)合本文內(nèi)容,概括說明鄒忌諷齊王與

  齊國最終“戰(zhàn)勝于朝廷”之間具有怎樣的關(guān)系。 (4分)

  答:

  答案:

  12.(1)同“熟”,仔細(xì)(2)以(認(rèn)為)…… 為美 (3)集市  (4)間或、偶爾

  (共2分。共4小題,每小題0.5分)

  13.(1)(他們)都認(rèn)為(我)比徐公漂亮。 (2)大小官吏百姓能夠當(dāng)面指責(zé)我的過錯的,受上等獎勵。(或:能夠當(dāng)面指責(zé)我過錯的大小官吏及百姓,受上等獎勵。)

 ?。ü?分。共2小題,每小題1分)

  14.答案示例一:

  鄒忌讓齊王認(rèn)識到自己受蒙蔽很嚴(yán)重,心悅誠服地接受了他的諫言。齊王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廣開言路,革除弊端。群臣紛紛進(jìn)諫。齊國得以形成了政治修明的大好形勢。

  答案示例二:

  鄒忌讓齊王認(rèn)識到自己受蒙蔽很嚴(yán)重,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諫言。齊王于是廣開言路,行三賞以鼓勵批評朝政者。群臣紛紛進(jìn)諫。齊國國勢強(qiáng)盛起來。

 ?。ü?分。共4個要點,每點1分?!褒R王認(rèn)識受蔽嚴(yán)重,心悅誠服地接受了諫言”1分;“齊王除弊” 1分;“群臣進(jìn)諫”1分;“齊國形成大好形勢”1分)

  【通州】

  閱讀《師說》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2—14題。

  嗟乎!師道之不傳也久矣!欲人之無惑也難矣!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遠(yuǎn)矣,猶且從師而問焉;今之眾人,其下圣人也亦遠(yuǎn)矣,而恥學(xué)于師。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。圣人之所以為圣,愚人之所以為愚,其皆出于此乎?愛其子,擇師而教之;于其身也,則恥師焉,惑矣。彼童子之師,授之書而習(xí)其句讀者,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。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不焉,小學(xué)而大遺,吾未見其明也。巫醫(yī)樂師百工之人,不恥相師。士大夫之族,曰師曰弟子云者,則群聚而笑之。問之,則曰:“彼與彼年相若也,道相似也。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?!眴韬簦煹乐粡?fù),可知矣。巫醫(yī)樂師百工之人,君子不齒,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其可怪也歟!

  12.下列詞語中“師”字與“不恥相師”中“師”用法不同的一項是(只填字母。2分)

  A.或師焉B.則恥師焉 C.恥學(xué)于師

  13. 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4分)

 ?。?)小學(xué)而大遺,吾未見其明也。  譯文:

 ?。?)位卑則足羞,官盛則近諛。 譯文:

  14.“其皆出于此乎?”中的“此”指的是什么?(用原文回答)(2分)

  答:

  答案:

  12.C (2分)

  13.(1)小的方面倒要學(xué)習(xí),大的方面(卻)放棄了,我看不出這種人有什么高明。(2分) (將“小學(xué)”或“大遺”翻譯錯誤,減1分。)

 ?。?)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羞恥,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于諂媚。(2分)(“位卑”或“官盛” 翻譯錯誤,減1分。)

  14.答案示例: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遠(yuǎn)矣,猶且從師而問焉;(1分)今之眾人,其下圣人也亦遠(yuǎn)矣,而恥學(xué)于師。(1分)

  【大興】

  閱讀《醉翁亭記》,完成第

  11~14

  題。

  醉翁亭記

  ①環(huán)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瑯琊也。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,釀泉也。峰回路轉(zhuǎn),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誰?山之僧智仙也。名之者誰?太守自謂也。太守與客來飲于此,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醉翁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
 ?、谌舴蛉粘龆嘱_,云歸而巖穴暝,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。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(fēng)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朝而往,暮而歸,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

  ③至于負(fù)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樹,前者呼,后者應(yīng)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。臨溪而漁,溪深而魚肥;釀泉為酒,泉香而酒洌;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宴酣之樂,非絲非竹,射者中,弈者勝,觥籌交錯,起坐而喧嘩者,眾賓歡也。蒼顏白發(fā),頹然乎其間者,太守醉也。

  ④已而夕陽在山,人影散亂,太守歸而賓客從也。樹林陰翳,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。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;人知從太守游而樂,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。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太守謂誰?廬陵歐陽修也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 (1)名之者誰?太守自謂也。

  (2)臨溪而漁,溪深而魚肥。

  13.把文中劃線句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(4分)

 ?。?)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。

 ?。?)禽鳥知山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。

  14.請寫出文中直接描寫瑯琊山春景和秋景的語句。(2分)

  答案:

  12.(1)命名 (2)打漁 (共2分。每小題1分)

  13.(1)或明或暗,變化不一,是山間早晚的景象。(2)禽鳥知道在山林的樂趣,卻不知道人們的樂趣。(共4分。每句2分)

  14.春景:野芳發(fā)而幽香 秋景:風(fēng)霜高潔 (共2分。每個要點1分)

  【房山】

  閱讀《醉翁亭記》,完成第

  12-14

  題。

  環(huán)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瑯玡也。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,釀泉也。峰回路轉(zhuǎn),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誰?山之僧智仙也。名之者誰?太守自謂也。太守與客來飲于此,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曰“醉翁”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
 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,云歸而巖穴暝,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。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(fēng)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。朝而往,暮而歸,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

  至于負(fù)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樹,前者呼,后者應(yīng)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。臨溪而漁,溪深而魚肥,釀泉為酒,泉香而酒洌,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宴酣之樂,非絲非竹,射者中,弈者勝,觥籌交錯,起坐而喧嘩者,眾賓歡也。蒼顏白發(fā),頹然乎其間者,太守醉也。

  已而夕陽在山,人影散亂,太守歸而賓客從也。樹林陰翳,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。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;人知從太守游而樂,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。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太守謂誰?廬陵歐陽修也。

  12.用現(xiàn)代漢語解釋下列加點的字:(2分)

 ?、殴首蕴栐弧白砦獭币病?號:

 ?、萍涯拘愣标?秀: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。(4分)

 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

  譯文: 

  ⑵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
  譯文: 

  14.文章的第四段中寫道:“人知從太守游而樂,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?!闭埥Y(jié)合全文內(nèi)容分條概括太守所樂的內(nèi)容有哪些?(2分)

  答案:

  12.⑴號:取號 ⑵秀:滋長(每個解釋1分,有錯別字不得分)

  13.⑴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,而在于秀麗的山水之間。⑵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,醒了能用文章記述這種快樂的人,是太守。(共4分。每句2分,(1)句的重點詞語是“意”、“乎”,每個重點詞1分;(2)“述”、“以”、倒裝句式,2個重點詞,每個0.5分,倒裝句式1分。)

  14. 欣賞山間秀美景色之樂,與滁人一起游山之樂,與眾賓一起宴酣之樂,寫文章來述快樂之樂。(共2分。4點,每小點0.5分。表述清楚,意思對即可)

  【懷柔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2-14題?!?/p>

  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 先帝知臣謹(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(dāng)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(fù)之效,不效,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。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(zé)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謀,以咨諏善道,察納雅言,深追先帝遺詔。臣不勝受恩感激。

  今當(dāng)遠(yuǎn)離,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。?)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躬:

 ?。?)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(zé)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慢: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2分)

  今當(dāng)遠(yuǎn)離翻譯:

  14.“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”中的“此”指的是什么?(用原文回答)(4分)

  答案:

  12.(1)親自(2)怠慢、疏忽。

  13.現(xiàn)在我就要遠(yuǎn)行,離開(陛下)了。

  14.北定中原 攘除奸兇 興復(fù)漢室 還于舊都

  【平谷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選段,

  完成第13—16題。

  出師表

  先帝創(chuàng)業(yè)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于陛下也。誠宜開張圣聽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以塞忠諫之路也。

  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內(nèi)外異法也。

  侍中侍郎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(bǔ)闕漏,有所廣益。

  將軍向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 親賢臣,遠(yuǎn)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(yuǎn)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 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 先帝知臣謹(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(dāng)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13.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不同的一組是(2分)

  A.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然后施行

  B. 以塞忠諫之路也進(jìn)盡忠言

  C. 誠宜開張圣聽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

  D. 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悉以咨之

  14.解釋下面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1分)

  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驅(qū)馳

  15.把文中劃線句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(2分)

  16.你認(rèn)為諸葛亮上此表的目的是什么?(2分)

  答案:

  13. A(共2分)

  14.奔走效勞 (共1分)

  15.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,并盡忠于陛下的職責(zé)本分。(共2分)

  16.給后主劉禪提出廣開言路、嚴(yán)明賞罰、親賢遠(yuǎn)佞的建議,解除出師前的后顧之憂,表達(dá)對劉備父子的忠心和興復(fù)漢室的決心。(共2分)

  【石景山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選段,完成12-14小題。

  出師表(選段)

  諸葛亮

  先帝知臣謹(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(dāng)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(fù)之效,不效,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。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(zé)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謀,以咨諏善道,察納雅言。深追先帝遺詔,臣不勝受恩感激。

  12.解釋下列加點字在句中的意思。(2分)

 ?、刨硪箲n嘆⑵庶竭駑鈍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。(4分)

 ?、胖劣谡遄脫p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?、票菹乱嘁俗灾\,以咨諏善道,察納雅言。

  14.選段中“大事”具體指“ , ”。(用原文回答)(2分)

  答案:

  12.⑴早晨 ⑵比喻才能平庸 評分:共

  2分。每小題1分。

  13.⑴至于(處理事務(wù))斟酌情理,有所興革,毫無保留地進(jìn)獻(xiàn)忠言,那就是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的責(zé)任了。⑵陛下也應(yīng)該自己思慮謀劃,詢問(治國的)好道理,明察和采納正言。

  評分:共4分。每小題2分。

  14.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(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)。評分:共2分。每空1分。

  【豐臺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(節(jié)選),完成12-14題。

 ?、偈讨?、侍郎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(bǔ)闕漏,有所廣益。

 ?、趯④娤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?、塾H賢臣,遠(yuǎn)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(yuǎn)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?、艹急静家拢谀详?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?、菹鹊壑贾?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(dāng)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、傧鹊鄄灰猿急氨?②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③躬耕于南陽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4分)

 ?、偈且员娮h舉寵為督  ②受任于敗軍之際

  14.結(jié)合選文①②③段,用自己的話簡要說明“先帝之明”的“明”,除了體現(xiàn)在對諸葛亮的賞識和重用外,還體現(xiàn)在哪些方面?(3分)

  答案:

  12.(3分)答案:①卑鄙:身份低微,見識淺陋 ②遺:留給③躬:親自

  13.答案:①因此大家商議推舉向?qū)欁鲋胁慷?。?分) ②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。(2分)

  14.答案:選拔賢明的文臣留給劉禪,試用后稱贊并任用有才能的武將,對桓靈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遺憾。(3分)(前兩點也可合并成一點:選拔德才兼?zhèn)涞奈某嘉鋵⒘艚o劉禪,給2分)

  【昌平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(節(jié)選),完成12-14題。

 ?、傧鹊蹌?chuàng)業(yè)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于陛下也。誠宜開張圣聽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以塞忠諫之路也。

  ②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內(nèi)外異法也。

 ?、凼讨惺汤晒①M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(bǔ)闕漏,有所廣益。

 ?、軐④娤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 ⑤親賢臣,遠(yuǎn)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(yuǎn)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。?)誠宜開張圣聽?!¢_張:_______

  (2)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遺:_______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2分)

  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?!》g:______

  14.結(jié)合全文內(nèi)容,說說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議?最終目的是什么?(4分)

  答:_________

  答案:

  12.答案:(1)擴(kuò)大 (2)給予 (共2分。每小題1分)

  13.答案:每次先帝與我談?wù)摯耸?,沒有一次不對桓、靈二帝的遭遇感到痛心遺憾的。(2分)

  14.答案: 建議:開張圣聽;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;親賢臣,遠(yuǎn)小人。目的:興復(fù)漢室

  (共4分。“建議”3分,“目的”1分)

  【密云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2—14題。

  ①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內(nèi)外異法也。

  ②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費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(bǔ)闕漏,有所廣益。

  ③將軍向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

 ?、苡H賢臣,遠(yuǎn)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(yuǎn)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

  12.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

 ?。?)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遺: 

 ?。?)悉以咨之 咨: 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4分)

 ?。?)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翻譯:

 ?。?)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 翻譯:

  14.結(jié)合文章②③段內(nèi)容,請用自己的話說說諸葛亮向劉禪“舉賢薦能”的兩個標(biāo)準(zhǔn)是什么?(2分)

  答:標(biāo)準(zhǔn)一: ① 標(biāo)準(zhǔn)二: ②

  答案:

  12.答案:(1)給予 (2)詢問  (共2分。共2道小題,每小題1分)

  13.答案:(1)獎懲功過、好壞,不應(yīng)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。(2)這些都是堅貞可靠、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。(共4分。共2道小題,每小題2分)

  14.答案要點:(1)品德、才能出眾。(2)得到先帝的肯定。(共2分。共2個要點,每個要點1分)

  【燕山】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(節(jié)選),完成12—14題。

 ?、俪急静家?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(dá)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(dāng)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 ②先帝知臣謹(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(dāng)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(jìn)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 ③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(fù)之效,不效,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。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(zé)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謀,以咨諏善道,察納雅言,深追先帝遺詔。臣不勝受恩感激!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。╨)猥自枉屈猥: 

 ?。?)以彰其咎彰: 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。(4分)

 ?。?)后值傾覆翻譯:

 ?。?)咨諏善道翻譯:

  14.“先帝知臣謹(jǐn)慎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”中的“大事”指的是什么?(用原文回答)(4分)

  答案:

  12.(1)降低身份  (2)顯揚(共2分。共2道小題,每小題1分)

  13.(1)后來遇到兵敗  (2)詢問治國的好道理。(共4分。共2道小題,每小題2分,錯一處扣1分,扣完為止)

  14.北定中原,攘除奸兇,興復(fù)漢室,還于舊都。(共4分。共4點,每點1分)

  【門頭溝】

  閱讀

  下面

  文言文,完成12——14題(8分)

 ?、傧鹊蹌?chuàng)業(yè)未半而中道崩殂,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,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。然侍衛(wèi)之臣不懈于內(nèi),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,蓋追先帝之殊遇,欲報之于陛下也。誠宜開張圣聽,以光先帝遺德,恢弘志士之氣,不宜妄自菲薄,引喻失義,以塞忠諫之路也。

 ?、趯m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內(nèi)外異法也。

 ?、凼讨惺汤晒?、費祎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,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(bǔ)闕漏,有所廣益。

 ?、軐④娤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曰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?、萦H賢臣,遠(yuǎn)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(yuǎn)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。?)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、靈也?!⊥春蓿骸?/p>

  (2)則責(zé)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慢: 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4分)

 ?。?)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

 ?。?)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

  14.結(jié)合選段,用自己的話具體說說諸葛亮選用人才的標(biāo)準(zhǔn)是什么。(2分)

  答案:

  12.(1)痛心遺憾  (2)怠慢,疏忽 (每小題1分,共2分) 13.(1)(我)因此有所感而情緒激動,就答應(yīng)為先帝奔走效勞。(2)(我)希望竭盡自己低下的才能,去鏟除那些奸邪兇惡的敵人。(每小題2分,共4分)14善良、誠實、忠誠、做事公正、有才干有能力、敢于進(jìn)諫;得到先帝的賞識認(rèn)可。(共2分)

  【延慶】

  扁鵲見蔡桓公

  扁鵲見蔡桓公,立有間,扁鵲曰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將恐深?!被负钤唬骸肮讶藷o疾?!?扁鵲出,桓侯曰:“醫(yī)之好治不病以為功!”居十日,扁鵲復(fù)見,曰:“君之病在肌膚,不治將益深?!被负畈粦?yīng)。扁鵲出,桓侯又不悅。居十日,扁鵲復(fù)見,曰:“君之病在腸胃,不治將益深?!被负钣植粦?yīng)。扁鵲出,桓侯又不悅。居十日,扁鵲望桓侯而還走。桓侯故使人問之,扁鵲曰:“疾在腠理,湯熨之所及也;在肌膚,針石之所及也;在腸胃,火齊之所及也;在骨髓,司命之所屬,無奈何也。今在骨髓,臣是以無請也。”居五日,桓侯體痛,使人索扁鵲,已逃秦矣?;负钏焖?。

  12.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(2分)

  A.扁鵲望桓侯而還走?。ń钑┦肿怨P錄,計日以還

  B.湯熨之所及也 媵人持湯沃灌

  C.扁鵲見桓侯而還走 錄畢,走送之

  D.桓侯故使人問之既克,公問其故

  13.翻譯句子(4分)

  (1)醫(yī)之好治不病以為功!

  (2)(病)在骨髓,司命之所屬,無奈何也。

  14.《扁鵲》文和《鄒忌》文都是寫關(guān)于“進(jìn)諫”和“納諫”的,但方式和結(jié)果截然不同。請你簡要分析扁鵲逃到秦國的原因(要點)。(4分)

  答案:

  12. (2分)C

  13. (4分)(1)醫(yī)生喜歡把給沒病的人治好病作為功勞。(2)(病)在骨髓中,那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,沒辦法了。

  14. (4分)兩個角度:一是蔡桓公諱疾忌醫(yī),極端自負(fù),易遷怒于人,扁鵲治不好病必死。二是扁鵲知識分子氣十足,不懂說話技巧,不看說話對象,說話直率,桓公病重一定說他詛咒的,必死。

  【順義】

  閱讀《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》,回答下列各題。

  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

  舜發(fā)于畎畝之中,傅說舉于版筑之間,膠鬲舉于魚鹽之中,管夷吾舉于士,孫叔敖舉于海,百里奚舉于市,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?!?/p>

  人恒過然后能改,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,征于色發(fā)于聲而后喻。入則無法家拂士,出則無敵國外患者,國恒亡,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。

  12.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。(4分)

  ①舜發(fā)于畎畝之中  ②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

 ?、蹌谄浣罟?④曾益其所不能 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。(2分)

 ?、偎詣有娜绦浴?翻譯:

  ②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翻譯:

  14.閱讀第②段,用自己的話說說就“國”而言,“死于安樂”的原因是什么。(4分)

  答案:

? ? ? ? 12. ①起,指被任用②這個③使……勞累  ④通“增加”

  13. ① 以此使他的心驚動,使他的性格堅強(qiáng)起來 ② 內(nèi)心憂困,思緒阻塞,然后才能有所作為

  14. 在國內(nèi)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 在國外沒有敵對國家的外患評分:本題4分,每點2分

【初三期末語文試題匯編:文言文閱讀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一句話評書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作者作品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常見借代詞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春秋時代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古代官職任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特殊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敬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謙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人的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詩句與人10-28

99re免费视频精品全部,一级特黄无码毛片av一区二区,色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,毛片无码专区精品一区 www.sucai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