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語文資源:初中課外古詩賞析練習(xí)題及答案

時間:2024-10-28 11:19:56 作文網(wǎng) 熱度: 語文知識 我要投稿

  初中課外古詩賞析練習(xí)題及答案

  閱讀下列各首古詩, 然后回答問題。

  一、墨梅

  王冕

  我家洗硯池頭樹,朵朵花開淡墨痕。

  不要人夸顏色好,只留清氣滿乾坤。

  【注釋】①墨梅:水墨畫的梅花。②洗硯池:寫字、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。

  1、詩中的梅花有哪些特點?

  2、詩人借墨梅要表達怎樣的思想品格?

  (答案:1、花色淡墨,花香清芬。2、表現(xiàn)了詩人鄙薄流俗,獨善其身,孤芳自賞的品格。 )

  二、別董大

  高適

 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(fēng)吹雁雪紛紛。

  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?

  【注釋】①董大:指唐代著名的琴師董庭蘭。②黃云:烏云。③曛 :昏暗。白日曛,即太陽黯淡無光。

  1、“千里”,有人寫作“十里”,你認為用那個字更好?為什么?

  2、詩的后兩句表達了對友人怎樣的情誼?這兩句與王維送別詩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陽關(guān)無故人”的格調(diào)有什么不同?

  (答案:1、用“千”字好?!扒Ю铩本辰鐗验?,可以著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氣氛,又與詩的后兩句情調(diào)相諧。2、表達了對友人的勸慰和贊美之情,鼓勵朋友樂觀豪邁,積極進取。這兩句詩氣勢雄壯,胸襟開闊,一掃纏綿憂怨的老調(diào),是壯偉之音。)

  三、渡漢江

  宋之問

  嶺外音書斷,經(jīng)冬復(fù)歷春。

  近鄉(xiāng)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。

  【注釋】①這首詩寫于作者貶謫嶺南逃歸途中。

  詩歌前兩句里的“斷”和“復(fù)”反映詩人怎樣的貶謫生活?

  按常理說后兩句似乎寫作“近鄉(xiāng)情更切,急欲問來人”更恰當(dāng),這里的“怯”和“不

  敢”反映了怎樣的心理?

  (答案1、作者貶居嶺外,思念親人,又長期得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,精神極為痛苦。2、因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,另一方面卻又時刻擔(dān)心家人的命運,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。這種抒寫,更顯真切、耐人咀嚼。)

  四、山行留客

  張旭

  山光物態(tài)弄春暉,莫為輕陰便擬歸。

  縱使晴明無雨色,入云深處亦沾衣。

  【注釋】①物態(tài):景物的樣子,這里指(山中的)景色。②便擬歸:就打算回去。

  1、首句的“弄”字歷來為人稱道,請從修辭和表達效果上品味這個煉字。

  2、詩中哪兩個字說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?哪一句以退為進,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喜愛與希望同友人共賞美景的愿望?

  (答案:1、這個“弄”字,用擬人的手法,化靜為動,將萬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靜景寫活了,給景物注入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,同時也給客人留下了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,仿佛是要讓客人自己意識到——如此美景,留下來是值得的!2、輕陰,入云深處亦沾衣

  五、絕句

  杜甫

  遲日江山麗,春風(fēng)花草香。

  泥融飛燕子,沙暖睡鴛鴦。

  【注釋】①泥融:指凍泥融化,又軟又濕。

  詩的前兩句選用了哪些意象描畫了春天的景象?

  后兩句中的“泥融”、“沙暖”呼應(yīng)了前面哪兩個字?一“飛”一“睡”有著怎

  樣不同的情態(tài)?

  (答案:1、“遲日”、“江山”、“春風(fēng)”、““花草”。2、呼應(yīng)“遲日”,這是工筆細描的特定畫面,既有燕子翩飛的動態(tài)描繪,又有鴛鴦慵睡的靜態(tài)寫照。飛燕的繁忙蘊含著春天的勃勃生機,鴛鴦的閑適則透出溫柔的春意,一動一靜,相映成趣。)

  六、江上漁者

  范仲淹

  江上往來人,但愛鱸魚美。

  君看一葉舟,出沒風(fēng)波里。

  【注釋】①漁者:捕魚的人。②但:只。③鱸魚:一種頭大口大、體扁鱗細、背青腹白、味道鮮美的魚。

  這首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(xiàn)手法?有什么表達效果?

  聯(lián)系《岳陽樓記》的名句,說說這首詩表現(xiàn)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?

  (答案:1、對比,岸上人來人往,只想著鱸魚的美味,船上漁民風(fēng)里來浪里去:通過兩幅畫面的對比,反映了漁民勞作的艱辛,表達了對“江上往來人”的規(guī)勸。2、這首詩表現(xiàn)了詩人對漁人疾苦的同情,這是作者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一個寫照。

  七、送友游吳越

  杜荀鶴

  去越從吳過,吳疆與越連。

  有園多種桔,無水不生蓮。

  夜市橋邊火,春風(fēng)寺外船。

  此中偏重客,君去必經(jīng)年。

  【注釋】①吳越,指今蘇杭一帶。

  這首詩表現(xiàn)了吳越之地哪些特色?

  “夜市橋邊火”,請賞析“火”這個字的妙味。

  (1、答案:江南水鄉(xiāng),風(fēng)光秀美,物產(chǎn)豐饒,市鎮(zhèn)繁榮,民風(fēng)淳樸。2、“火”字,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榮、熱鬧的景象,而“火”與橋下的水相映照,波光粼粼,更增添詩情畫意。)

  八、江陵愁望有寄

  魚玄機

  楓葉千枝復(fù)萬枝,江橋掩映暮帆遲。

  憶君心似西江水,日夜東流無歇時。

  【注釋】①⑴江陵:今湖北江陵縣。②掩映:時隱時現(xiàn)。

  1、“千枝”“萬枝”與后面哪個詞呼應(yīng)?“枝”字的重復(fù)有什么表達效果?

  2、“江橋掩映暮帆遲”,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?請展開聯(lián)想和想象,作具體的描繪(30字左右)

  (答案:1、“掩映”,通過“枝”字的重復(fù),不僅寫出了楓葉之繁茂,而且表現(xiàn)了思婦望君的急切心情。2、極目遠眺,但見江橋掩映于楓林之中;日已垂暮,而不見那人乘船歸來。)

  九、東欄梨花

  蘇軾

  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飛時花滿城。

  惆悵東欄一株雪,人生看得幾清明。

  【注解】 雪:指梨花?! ?/p>

  除了以“雪”比喻梨花,詩歌還用了哪些詞來描繪梨花?寫“柳深青”有什么目的?

  看著雪白的梨花,詩人為什么會產(chǎn)生“惆悵”的心情?(請用原詩回答),這反映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?

  (答案:1、淡白、清明,是為了襯托梨花的潔白以及繁盛。2、“人生看得幾清明”, 抒發(fā)了詩人感嘆春光易逝,人生短促之愁情。)

  十、

  (一)邯鄲冬至夜思家

  白居易

  邯鄲驛里逢冬至,抱膝燈前影伴身。

  想得家中夜深坐,還應(yīng)說著遠行人。

  (二)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

  (唐) 王維

  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,每逢佳節(jié)倍思親。

  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
  兩首詩里“遠行人”、“一人”分別指誰?

  詩的后兩句都是詩人的想象,這從哪兩個詞語上看得出來?

  3、“抱膝燈前影伴身”,這句描繪了詩人怎樣的形象?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?

  (答案:1、都是指詩人自己。2、想得、遙知。3、詩人抱著膝蓋,對著孤燈,形影相吊一直坐到深夜,表達了孤獨凄苦和對家人的深切思念。)

  古詩賞析

  閱讀下面古詩,然后回答問題。

  春 游 湖

  宋?徐俯

  雙飛燕子幾時回?

  夾岸桃花蘸水開。

  春雨斷橋人不渡,

  小舟撐出柳陰來。

  1春游湖的夾岸桃花蘸水開的"蘸"用的十分傳神,請作簡要賞析。

  2"小舟撐出柳陰來"一句表現(xiàn)了作者什么心情?

  十 五 夜 望 月

  唐?王建

  中庭地白樹棲鴉,冷露無聲濕桂花。

  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。

  1、有人認為“桂花”一詞,有點題之妙,你同意嗎?作簡要說明。

  2、將末句的“落”字改作“在”字,你認為哪一個更有表現(xiàn)力?為什么?

  移家別湖上亭

  戎 昱

  好是春風(fēng)湖上亭,柳條藤蔓系離情。

  黃鶯久住渾相識,欲別頻啼四五聲。

  1、請結(jié)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寫了哪些景物?

  2、這首詩抒發(fā)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?

  東 欄 梨 花

  宋?蘇軾

  梨花淡白柳深青,柳絮飛時花滿城。

  惆悵東欄一株雪,人生看得幾清明。

  1、前兩句寫春末夏初景物特點,找出能體現(xiàn)季節(jié)特點的詞語。

  2、本詩的詩眼是哪個詞?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?

  書湖陰先生壁

  王安石

  茅檐長掃凈無苔,

  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
  一水護田將綠繞,

  兩山排闥送青來。

  1、詩中寫景從 寫到 ,既是對主人的贊嘆,又寫出了山水的情態(tài)。

  2、這首詩最后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描寫自然景物?試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。

  渡 漢 江

  宋之問

  嶺外音書斷,經(jīng)冬復(fù)歷春。

  近鄉(xiāng)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

  【注釋】本詩系作者從被貶地嶺南逃回洛陽,途經(jīng)漢江時所作。

  1、賞析首句中“斷”字的表達效果。

  2、“近鄉(xiāng)情更怯,不敢問來人”表達作者怎樣的心情?

  夜 雪

  白居易

  已訝衾枕冷,復(fù)見窗戶明。

  夜深知雪重,時聞?wù)壑衤暋?/p>

  1、這首詩是從哪些角度描寫夜雪的?

  2、從詩歌描寫的情景中,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樣的心境?

  菊 花

  元稹

  秋叢繞舍似陶家, 遍繞籬邊日漸斜。

  不是花中偏愛菊, 此花開盡更無花。

  1、詩中第二句中“ 遍繞”“日漸”表現(xiàn)了怎樣的情景?

  2、詩人喜愛菊花的原因是什么?這首詩寄托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?

  雨 后 池 上

  劉 攽

  一雨池塘水面平,淡磨明鏡照檐楹。

  東風(fēng)忽起垂楊舞, 更作荷心萬點聲。

  1、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(xiàn)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靜的。

  2、試從“靜”與“動”的角度對本詩進行賞析。

  江郎山和韻①

  宋?辛棄疾

  三峰一一青如削,卓立千尋不可干②。

  正直相扶無倚傍,撐持天地與人看。

  【注釋】①和韻:唱和別人詩詞,仍采用原詩的韻。 ②干:求取,這里指接觸的意思。

  1、這首詩寫出了江郎山山勢 、 的特點。

  2、詩人借描繪江郎山表達了怎樣的人生理想?

  答案:

  1、答:擬人手法,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(多);寫出桃花嬌艷欲滴的美麗。2、答: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,喜歡美麗的春天,抒發(fā)了作者喜悅的心情。

  1、答: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樹,又可指傳說中的月亮上的桂樹,這就暗寫了詩人在望月,從而表現(xiàn)了更豐富的美的聯(lián)想,因而“桂花”有點題之妙。

  2、答:“落”字更有表現(xiàn)力,它能給人以動的形象,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齊灑落人間似的,而“在”字就沒有這樣的藝術(shù)效果。

  1、答:柳條、藤蔓、黃鶯。

  2、答:以“柳條藤蔓系離情”,黃鶯的“頻啼”,化無情為有情,運用擬人的手法,借物的的挽留、眷戀襯托出人與人的依依惜別之情。

  1、答:淡白、深青

  2、答:惆悵。作者由花開花謝,春光易逝,想到人生短暫,年華似水,發(fā)出“人生看得幾清明”的感慨?!般皭潯币辉~包含作者對生命短促的感慨和無奈的思想感情。

  1、答:院內(nèi) 院外

  2、答:擬人,把山水寫成富有生命情感的親切形象:水繞農(nóng)田,仿佛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;青山排闥,仿佛是爭相前來為主人庭院增添色彩。

  1、答:寫出了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現(xiàn)實,更突出詩人的思家之切。

  2、答:詩人因自己被貶謫又逃歸的特殊身份不敢向從家鄉(xiāng)來的人問訊;表現(xiàn)了詩人想問又不敢問的矛盾而焦慮的復(fù)雜心情。

  1、答:觸覺、視覺、聽覺

  2、答:孤寂凄冷

  1、答:表現(xiàn)作者癡迷、流連忘返的情景。

  2、答:菊花在四季中謝得最晚(此花開盡更無花),寄托作者對高潔隱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個性的自我欣賞。

  1、答:水面如同剛磨過的明鏡一樣,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,以此來表現(xiàn)水面的平靜。

  2、答:一、二句以“水面平”“明鏡”“照檐楹”等寫出了荷花池塘雨后迷人的靜態(tài)。三、四句“忽起”“垂楊舞”及垂楊葉上雨滴被風(fēng)吹到荷葉上發(fā)出的萬點聲響等,表現(xiàn)了雨后池塘上的一種動態(tài)之美。詩既寫了靜態(tài)又寫了動態(tài),以靜顯動,以動襯靜,動靜結(jié)合,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圖。

  1、答:高直、陡險

  2、答:要做一個剛正不阿的人,人生要建功立業(yè)。

【中考語文資源:初中課外古詩賞析練習(xí)題及答案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一句話評書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作者作品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常見借代詞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春秋時代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古代官職任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特殊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敬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謙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人的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(xué)常識知識點:詩句與人10-28

99re免费视频精品全部,一级特黄无码毛片av一区二区,色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,毛片无码专区精品一区 www.sucai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