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文言文閱讀理解:課內(nèi)文言文閱讀2

時間:2024-10-28 11:25:09 作文網(wǎng) 熱度: 語文知識 我要投稿

  8.(2011?廣東省湛江市)

  (一)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

  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環(huán)而攻之而不勝。夫環(huán)而攻之,必有得天時者矣,然而不勝者,是天時不如地利也。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堅利也,米粟非不多了,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好人和也。故 曰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國不以山溪之險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之。多助之至,天下順之。以天下之所順,攻親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戰(zhàn),戰(zhàn)必勝矣。

  17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。(4分)

  (1)夫環(huán)而攻之 環(huán): (2)兵革非不堅利也 兵:

  (3)委而去之 委: (4)寡助之至 至:

  18.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,相同的一項是(2分)

  A.環(huán)而攻之而不勝 委而去之 B.然而不勝者 得道者多助

  C.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以天下之所順 D.寡助之至 天下順之

  19.請將文中畫線句子“以天下之所順,攻親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戰(zhàn),戰(zhàn)必勝矣”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(3分)

  20.作者認為決定戰(zhàn)爭勝利的主要條件是什么?你認為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(xiàn)作者的仁政思想?(2分)

  【答案】

  17.(1)包圍(2)武器(3)放棄(4)極點

  18.C

  19.譯文:用天下百姓都歸順于你的這一條件,去攻打連內(nèi)外親屬都背叛他的人,所以說實施仁政的國君不打戰(zhàn)則已,如果打戰(zhàn),就一定能取勝。

  20.①人和。②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

  9.(2011?廣西省桂林市)

  閱讀《滿井游記》一文(節(jié)選),完成14~18題。(共12分)

  廿二日天稍和,偕數(shù)友出東直,至滿井。高柳夾堤,土膏微潤,一望空闊,若脫籠之鵠。于時冰皮始解,波色乍明,鱗浪層層,清澈見底,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。山巒為晴雪所洗,娟然如拭,鮮妍明媚,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。柳條將舒未舒,柔梢披風,麥田淺鬣寸許。游人雖未盛,泉而茗者,罍而歌者,紅裝而蹇者,亦時時有。風力雖尚勁,然徒步則汗出浹背。凡曝沙之鳥,呷浪之鱗,悠然自得,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。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,而城居者未之知也。

  夫能不以游墮事而瀟然 于山石草木之間者,惟此官也。而此地適與余近,余之游將自此始,惡能無紀?己亥之二月也。

  14.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?、?廿二日天稍和  ② 泉而茗者

  ③ 柳條將舒未舒 ?、?呷浪之鱗

  15.從文段中找出與下列句子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個句子。(2分)

  ① 若脫籠之鵠

 ?、?娟然如拭

  16.將畫線句子翻譯為現(xiàn)代漢語。(3分)

  譯文:

  17. 文中 “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”形容的景物是 ,

  其特點是 (用自己的話概括)。(2分)

  18. 選文最后一段作者說自己“能不以游墮事而瀟然于山石草木間”?!盀t”意為“瀟灑無牽掛”,你覺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體現(xiàn)作者的“瀟然”呢?試作分析。(3分)

  【答案】

  14.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魚(每小題0.5分,共2分)

  15.①“曝沙之鳥”;“呷浪之鱗”;“毛羽鱗鬣之間”;“郊田之外”;“山石草木之間”

  (1分,任答一例即可)

 ?、?“晶晶然如鏡”;“悠然自得”;“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”(1分,任答一例即可)

  16.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(未嘗)沒有春天,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這樣的變化罷了( “始”、 “未始”、 “城居者”、“知”翻譯正確2分,整體表達流暢1分,共3分)。

  17.水(春水)(1分) 凍水初解的清澈(1分)(共2分)

  18.找到相應內(nèi)容(1分),分析如何體現(xiàn)(2分)。(共3分)

  示例:“若脫籠之鵠”可以體現(xiàn)“瀟然”,因為這一句表現(xiàn)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,舉止如鳥兒脫籠一般無拘無束與“瀟然”一詞很吻合。

  體現(xiàn)“瀟然”的內(nèi)容有:游人活動、動物悠然、“惟此官”、“余之游將自此始,惡能無紀?”

  10.(2011?貴州省安順市)

  (一)閱讀文言文《 岳陽樓記》 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0——14 題。(16 分)

 ?、?予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;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,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
 ?、?若夫淫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;日星隱喂,山岳潛形;商旅不行,墻傾揖摧;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(xiāng)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

  ③ 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;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。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躍金,靜影沉壁,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
 ?、?咦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;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乎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乎。嗯!微斯人,吾誰與歸?

  10 、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思。(4 分)

 ?、?薄暮冥冥 ?。?② 去國懷鄉(xiāng) 去:

  ③ 春和景明 景: ④ 長煙一空 一:

  11 、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4 分)

 ?、?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
  譯文::

 ?、?浮光躍金,靜影沉璧……

  譯文:

  12 、“是進亦憂,退亦憂”中的“進”和“退”分別指什么?( 2 分)

  答:

  13 、請寫出選文中具體體現(xiàn)“二者之為”的兩個短語,并說出“二者之為”所表現(xiàn)的胸懷與古仁人有何不同?(用原文回答)( 3 分)

  答:

  14 、請結合選段內(nèi)容,簡要分析第② ③ 兩段對第④ 段的作用。(3 分)

  答:

  【答案】

  10、○1迫近 ○2離開 ○3日光 ○4全

  11、○1譯文:(他們)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(fā)的感情,怎能一樣呢?

  ○2譯文:水面上浮動的月光閃著金色,(而在無風時)靜靜的月影卻像一塊沉在水中的碧玉。

  12、答:“進”是指 居廟堂之高,通俗一點就是說在朝廷上做官?!巴恕笔侵柑幗h,通俗一點即是說不在朝廷上做官,隱退江湖。

  13、“憂讒畏譏”和“寵辱偕忘” 二者之為:“去國懷鄉(xiāng)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?!被蛘摺靶臅缟疋瑢櫲栀赏?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”。古仁人: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。

  14、○2○3段緊扣上文的“異”字細致地描繪了“霪雨霏霏”和“春和景明”這陰晴兩種景象以及遷客騷人由此產(chǎn)生的憂、喜兩種覽物之情。這兩段描寫為第○4段的議論奠定基礎。

  11.(2011?貴州省銅仁地區(qū))

  閱讀《出師表》節(jié)選,按要求回答問題

  ①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?、谙鹊壑贾斏?,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。受命以來,夙夜憂嘆,恐托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,故五月渡瀘,深入不毛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當獎率三軍,北定中原,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,興復漢室,還于舊都。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。至于斟酌損益,進盡忠言,則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

 ?、墼副菹峦谐家杂戀\興復之效,不效,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。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攸之、祎、允等之慢,以彰其咎;陛下亦宜自謀,以咨諏善道,察納雅言。深追先帝遺詔,臣不勝受恩感激。

  ④今當遠離,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

  8、下面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( )

  A、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(效:任務)

  B、臨表涕零(涕:鼻涕)

  C、爾來二十有一年矣(從那時以來)

  D、猥自枉屈(猥:辱,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)

  9、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( )

  A、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

  B、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當世之事

  C、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顧野有麥場

  D、何陋之有 策之不以其道

  10、下面對選文內(nèi)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( )

  A、第①段先自敘本志,表明自己“布衣”身份,為下文寫“先帝不以臣卑鄙”作鋪墊。

  B、第②段一個“當”字引出六個四字句,以磅礴的氣勢指出這次“出師”的戰(zhàn)略目標,使后主深信伐魏之事勢在必行。

  C、③④兩個自然段點明全篇主旨,闡述了修明內(nèi)政與北伐勝利的關系。

  D、選文以議論為主而輔之以敘事、描寫、說明,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。

  第II卷(共120分)

  一、(23分)

  11、把第I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

  (1)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(3分)

  (2)庶竭駑鈍,攘除奸兇。(3分)

  【答案】8、B 9、A 10、D

  第II卷(120分)

  11、3分(1)在兵敗之時委臣以重任,在危難之際奉旨執(zhí)行使命。

  3分(2)讓我竭盡自己平庸的才智,鏟除奸邪兇頑的敵人。

  12.(2011?貴州省遵義市)

  (三)蔡勉旃堅還亡友財(11分)

  蔡璘,字勉旃,吳縣人。重諾責,敦風義。有友某以千金寄之,不立券。亡何,其人亡。蔡召其子至,歸之。愕然不受,曰:“嘻!無此事也,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?且父未嘗語我也。”蔡笑曰:“券在心,不在紙。而翁知我,故不語郎君。”卒輦而致之。

  18.解釋下列加點的詞。(4分)

 ?、俟什徽Z郎君 故:

 ?、谇腋肝磭L語我也 語:

 ?、弁龊?,其人亡 亡:

 ?、芏讨?而:

  19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。(4分)

 ?、侔灿屑那Ы鸲鵁o券者?

 ?、谧漭偠轮?。

  20.本文表現(xiàn)了蔡勉旃怎樣的優(yōu)秀品質?(3分)

  【答案】

  18.(4分)①所以 ②告訴 ③通“無”,沒有。 ④你,你的(每空1分)

  19.(4分)①哪有寄存一千兩白銀卻沒有憑據(jù)的?(得分點:安、金、反問句式) ②(蔡勉旃)最終用車子運著(白銀)送還給了他。(得分點:省略、卒、輦)(每小題2分,一個得分點1分,本小題扣完為止。)

  20、(3分)“重諾責,敦風義”或者“誠實守信”。(答對“守信”即給滿分)

  13.(重慶市)

  鄒忌諷齊王納諫

  《戰(zhàn)國策》

  鄒忌修八尺有余,形貌昳麗。朝服衣冠,窺鏡,謂其妻曰:“我孰與城北徐公美?”其妻曰:“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!”城北徐公,齊國之美麗者也。忌不自信,而復問其妾,曰:“吾孰與徐公美?”妾曰:“徐公何能及君也!”旦日,客從外來,與坐談,問之:“吾與徐公孰美?”客曰:“徐公不若君之美。”明日,徐公來,孰視之,自以為不如;窺鏡而自視,又弗如遠甚。暮寢而思之,曰:“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;妾之美我者,畏我也;客之美我者,欲有求于我也?!?/p>

  于是入朝見威王,曰:“臣誠知不如徐公美。臣之妻私臣,臣之妾畏臣,臣之客欲有求于臣,皆以美于徐公。今齊地方千里,百二十城,宮婦左右莫不私王,朝廷之臣莫不畏王,四境之內(nèi)莫不有求于王。由此觀之,王之蔽甚矣。”

  王曰:“善?!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^者,受上賞;上書諫寡人者,受中賞;能謗譏于市朝,聞寡人之耳者,受下賞?!绷畛跸?,群臣進諫,門庭若市。數(shù)月之后,時時而間進;期年之后,雖欲言,無可進者。

  燕、趙、韓、魏聞之,皆朝于齊。此所謂戰(zhàn)勝于朝廷。

  9.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(3分)

  A.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,神弗福也

  B.①朝服衣冠 ②有時朝發(fā)白帝

  C.①聞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

  D.①時時而間進 ②肉食者謀之,又何間焉

  10.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。(4分,每小題2分)

  (1)由此觀之,王之蔽甚矣。

  譯文:

  (2)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,受上賞。

  譯文:

  11.寫批注是品讀文章的好方法,請你結合文章內(nèi)容,參考示例,從下面兩句中任選一句寫批注。(4分)

  示例:

  燕、趙、韓、魏聞之,皆朝于齊。

  批注:不戰(zhàn)而屈人之兵,這是鄒忌進諫的結果。鄒忌現(xiàn)身說法巧進諫,齊王開張圣聽振國威。有善于勸諫的忠臣,有廣開言路的君主,何愁不能“戰(zhàn)勝于朝廷”?

  (1)暮寢而思之。

  (2)令初下,群臣進諫,門庭若市。

  我選第 句,批注:

  12.鄒忌進諫齊王,《出師表》中諸葛亮進諫后主劉禪,他們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?這對我們與人交往有何啟示?(4分)

  答:

  【答案】

  14.(2011?黑龍江省哈爾濱市)

  (一)閱讀《口技》選段,回答8—10題(8分)

  未幾,夫齁聲起,婦拍兒亦漸拍漸止。微聞有鼠作作索索,盆器傾側,婦夢中咳嗽。賓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

  忽一人大呼“火起”,夫起大呼,婦亦起大呼。兩兒齊哭。俄而百千人大呼,百千兒哭,百千犬吠。中間力拉崩倒之聲,火爆聲,呼呼風聲,百千齊作;又夾百千求救聲,曳屋許許聲,搶奪聲,潑水聲。凡所應有,無所不有。雖人有百手,手有百指,不能指其一端;人有百口,口有百舌,不能名其一處也。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,奮袖出臂,兩股戰(zhàn)戰(zhàn),幾欲先走。

  忽然撫尺一下,群響畢絕。撤屏視之,一人、一桌、一椅、一扇、一撫盡而已。

  8.(2分)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。

  (1)中間: (2)名:

  9.(4分)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

  (1)賓客意少舒,稍稍正坐。

  (2)忽然撫尺一下,群響畢絕。

  10.(2分)文章結尾交代道具的 是為了側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 。

  【答案】

  8.(2分)(1)中間:其中夾雜著 (2)名:說出

  9.(4分)(1)客人們(聽到這里),心情稍微放松了,身子漸漸坐正了。

  (2)忽然醒木一拍,各種聲響全都消失。

  10.(2分)簡單 高超

  15.(2011?湖北省孝感市)

  小石潭記

  柳宗元

 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,隔篁竹,聞水聲,如鳴佩環(huán),心樂之。伐竹取道,下見小潭,水尤清冽。全石以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,為坻,為嶼,為嵁,為巖。青樹翠蔓,蒙絡搖綴,參差披拂。

  潭中魚可百許頭,皆若空游無所依,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。佁然不動,俶爾遠逝,往來翕忽。似與游者相樂。

  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滅可見。其岸勢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
  坐潭上,四面竹樹環(huán)合,寂寥無人,凄神寒骨,悄愴幽邃。以其境過清,不可久居,乃記之而去。

  同游者:吳武陵,龔古,余弟宗玄。隸而從者,崔氏二小生:曰恕己,曰奉壹。

  7.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(2分)

  A.伐竹取道 齊師伐我 B.以其境過清 咨臣以當世之事

  C.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許 D.隸而從者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

  8.用現(xiàn)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,有誤的一項是(2分)

  A.全石以為底,近岸,卷石底以出。

  潭以整塊石頭為底,靠近岸邊,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。

  B.潭中魚可百許頭,皆若空游無所依。

  潭中的魚大約白來條,都好像在空中游動,無所依靠。

  C.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滅可見。

  向潭西南望過去,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,像蛇那樣蜿蜒前行,明的暗的都能看見。

  D.其岸勢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
  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參差不齊,不知道源頭在哪里。

  9.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(3分)

  A.作者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,意在借荒遠之景,寓貶謫之怨,傾抑郁之情。

  B.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。如鳴佩環(huán)的水聲、參差披拂的枝頭蔓、空游無依的魚兒、斗折蛇行的小溪、竹樹環(huán)合的四周,把小石潭繪就成一幅美妙的圖畫。

  C.首段文字,由小丘到篁竹,由篁竹到聞水聲,再由水聲尋到小潭,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。

  D.本文語言凝練。寫卷石的形態(tài)各異,僅用了“坻”“嶼”“嵁”“巖”四字刻畫;寫小溪的曲折蜿蜒,也只用了“斗折蛇行”四字描述;寫環(huán)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,僅用了“過清”二字加以揭示。

  10.同為山水游記,柳宗元在《小石潭記》中提到“樂”, 歐陽修在《醉翁亭記》中也多次提到“樂”,兩文中的“樂”,樂在何處,不同點是什么?(3分)

  【答案】

  7.D(2分)

  8.C(2分)

  9.D(3分)

  10.柳宗元的“樂”是發(fā)現(xiàn)小石潭后暫時的自樂;歐陽修的“樂”既有山水之樂、太守自樂,更有與民同樂的情懷。(能說出不同點在“與民同樂”即可,3分)

【中考文言文閱讀理解:課內(nèi)文言文閱讀2】相關文章: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一句話評書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作者作品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常見借代詞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春秋時代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古代官職任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特殊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敬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謙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人的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詩句與人10-28

99re免费视频精品全部,一级特黄无码毛片av一区二区,色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,毛片无码专区精品一区 www.sucai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