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文言文閱讀理解:課內(nèi)篇閱讀1

時間:2024-10-28 11:25:10 作文網(wǎng) 熱度: 語文知識 我要投稿

  1.(2011?安徽省)

  馬 說

  世有伯樂,然后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伯樂不常有。故雖有名馬,祗辱于奴隸人之手,駢死于槽櫪之間,不以千里稱也。馬之千里者,一食或盡粟一石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是馬也,雖有千里之能,食不飽,力不足,才關(guān)不外見,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,安求其能千里也? 策之不以其道,食之不能盡其材,嗚之而不能通其意,執(zhí)策而臨之,曰:“天下無馬!”嗚呼!其真無馬邪?其真不知馬也。

  15.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。(5分)

  (1)一食或盡粟一石 或:

  (2)才美不外見 見:

  (3)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等:

  (4)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:

  (5)執(zhí)策而臨之 執(zhí):

  16.翻譯下列句子。(4分)

  (1)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。

  (2)鳴之而不能通其意。

  17.從文中看,千里馬遇不到伯樂,它們有著怎樣的命運? (3分)

  18.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,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(xiàn)實? (3分)

  【答案】

  2.(2011?北京市)

  閱讀《魚我所欲也》(節(jié)選),完成第12~14題。

  一簞食,一豆羹,得之則生,弗得則死。呼爾而與之,行道之人弗受。蹴爾而與之,乞人不屑也。①

  萬鐘則不辨②禮義而受之。③萬鐘于我何加焉?④為宮室之美、⑤妻妾之奉、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?向⑦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宮室之美為之;向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妻妾之奉為之;向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,⑧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謂失其本心。

  【注】①有教材不分段。 ②有教材為“辯”。 ③有教材為逗號。 ④有教材為嘆號。 ⑤有教材為逗號。 ⑥有教材為逗號。 ⑦有教材為“鄉(xiāng)”。 ⑧有教材為冒號。

  12.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 (1)蹴爾而與之 蹴:

  (2)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:

  13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。(2分)

  呼爾而與之 翻譯:

  14.“此之謂失其本心”中的“此”指的是什么?(用原文回答)(4分)

  【答案】12.(1)及,到踐踏(用腳踢;踢) (2)停止。這里是“止而不為”的意思。(放棄;止)

  13.輕蔑地呼喝著給他吃(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;吆喝著給他)。

  14.(向為身死而不受)今為宮室之美為之;(向為身死而不受)今為妻妾之奉為之;(向為身死而不受)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。

  3.(2011?福建省福州市)

  閱讀《送東陽馬生序》選段,完成10~14題。(15分)

  當余之從師也,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。窮冬烈風,大雪深數(shù)尺,足膚皸裂而不知。至舍,四支僵勁不能動,媵人持湯沃灌,以衾擁覆,久而乃和。寓逆旅,主人日再食,無鮮肥滋味之享。同舍生皆被綺繡,戴珠纓寶飾之帽,腰白玉之環(huán),左佩刀,右備容臭,燁然若神人;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,略無慕艷意。以中有足樂者,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。蓋余之勤且艱若此。

  10.請用“/”標示下列語句的句中語意停頓。(每句標一處)(2分)

  (1)媵 人 持 湯 沃 灌 (2)腰 白 玉 之 環(huán)

  11.解釋下列加點詞語。(4分)

  (1)同舍生皆被綺繡( ) (2)主人日再食( )

  (3)右備容臭( ) (4)缊袍敝衣( )

  12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。(2分)

 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。

  13.選段依次從□、住、食、□四方面寫出了求學的□□情形,但這些之所以未動搖的求學意志,那是“ ”。(最后一處用原文語句回答)(4分)

  【材料鏈接】

  以下是《送東陽馬生序》刪節(jié)內(nèi)容的部分譯文:

  (馬生)等太學生們在太學學習,朝廷每天供給膳食,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來,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誦讀詩書,有司業(yè)、博士做他們的老師,凡是應(yīng)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……

  14.由鏈接的材料可以看出,馬生的學習條件十分優(yōu)越,那么,作者把自己“勤且艱”的求學經(jīng)歷告訴他有何用意?(3分)

  【答案】

  10.(1)媵人/持湯沃灌 (2)腰/白玉之環(huán)(2分,每小題1分)

  11.(1)通“披”,這里是穿的意思 2)每天 (3)氣味,這里指香氣 (4)破

  12.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。(2分)

  13.行(走) 衣(穿) 艱苦(艱難) 以中有足樂者(4分,每處1分)

  14.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勉勵馬生要珍惜眼前優(yōu)越的學習條件,以讀書為樂,勤奮學習。(3分,意思對或言之有理均可)[

  4.(2011?甘肅省蘭州市)

  (二)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,完成10-14題。(15分)

  吳廣素愛人,士卒多為用者。將尉醉,廣故數(shù)言欲亡,忿恚尉,令辱之,以激怒其眾。尉果笞廣。尉劍挺,廣起,奪而殺尉。陳勝佐之,并殺兩尉。召令徒屬曰:“公等遇雨,皆已失期,失期當斬。籍第令毋斬,而戍死者固十六七。且壯士不死即已,死即舉大名耳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!”徒屬皆曰:“敬受命?!蹦嗽p稱公子扶蘇、項燕,從民欲也。袒右,稱大楚。為壇而盟,祭以尉首。陳勝自立為將軍,吳廣為都尉,攻大澤鄉(xiāng),收而攻蘄。蘄下,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,攻铚、酂、苦、柘、譙,皆下之。行收兵。比至陳,車六七百乘,騎千余,卒數(shù)萬人。攻陳,陳守令皆不在,獨守丞與戰(zhàn)譙門中。弗勝,守丞死,乃入據(jù)陳。數(shù)日,號令召三老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。三老、豪杰皆曰:“將軍身被堅執(zhí)銳,伐無道,誅暴秦,復(fù)立楚國之社稷,功宜為王?!标惿婺肆橥酰枮閺埑?。當此時,諸郡縣苦秦吏者,皆刑其長吏,殺之以應(yīng)陳涉。

  (節(jié)選自《陳涉世家》)

  10 .用“/”給文中畫線句子劃分朗讀節(jié)奏(只劃三處)。(3分)

  乃 令 符 離 人 葛 嬰 將 兵 徇 蘄 以 東

  11.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。(2分)

  (1)吳廣素愛人 素: (2)將軍身被堅執(zhí)銳 身:

  12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。(3分)

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

  13.這段文字首先敘述了發(fā)動起義的情形。下列選項中能正確概括其步驟的三個關(guān)鍵詞是( )(3分)

  A.并殺兩尉 失期當斬 攻大澤鄉(xiāng) B.激怒其眾 召令徒屬 攻大澤鄉(xiāng)

  C.并殺兩尉 召令徒屬 為壇而盟 D.激怒其眾 皆已失期 為壇而盟

  14.陳勝、吳廣起義提出了“詐稱公子扶蘇、項燕”的策略,從而掌握了民心動向,請概括出這一策略的效果是從哪兩個方面得到證明的。(4分)

  (三)閱讀《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》一文,完成15-16題。(5分)

 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莊子曰:“鯈魚出游從容,是魚之樂也?!被葑釉唬骸白臃囚~,安知魚之樂?”莊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”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魚也,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!”莊子曰:“請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魚樂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。我知之濠上也。”

  15.下列句子中“與”的意思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( )(3分)

  A.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.呼爾而與之

  C.吾誰與歸 D.吾與徐公孰美

  16.莊子堅持認為“出游從容”的魚兒很快樂,表現(xiàn)了他怎樣的心境?(2分)

  【答案】

  10.(3分)乃令/符離人葛嬰/將兵/徇蘄以東

  11.(2分)(1)向來,一向 (2)親自,親身

  12.(3分)可是戍守邊塞的人十個中也得死去六七個。(譯出大意2分,關(guān)鍵詞“十六七”1分)

  13.(3分)C

  14.(4分)起義隊伍迅速發(fā)展并建立張楚政權(quán);各郡縣紛紛舉事響應(yīng)陳涉。

  (三)(5分)

  15.(3分)B

  16.(2分)在自由活潑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悅。(莊子認為魚“樂”,其實是他愉悅心境的投射與外化)

  5.(2011?廣東省)

  出師表

  諸葛亮

  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,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以昭陛下平明之理,不宜偏私,使內(nèi)外異法也。

  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費諱、董允等,此皆良實,志慮忠純.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。愚以為宮中之事,事無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補闕漏,有所廣益。

  將軍向?qū)?,性行淑均,曉暢軍事,試用于昔日,先帝稱之日能,是以眾議舉寵為督。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

  親賢臣,遠小人,此先漢所以興隆也;親小人,遠賢臣,此后漢所以傾頹也。先帝在時,每與臣論此事,未嘗不嘆息痛恨.于桓、靈也。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,則漢室之隆,可計日而待也。

  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陽,茍全性命于亂世,不求聞達于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于草廬之中,咨臣以當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后值傾覆,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,爾來二十有一年矣。

  6.下列各組句子中,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( )(3分)

  A.宜付有司論其刑賞/與臣論此事

  B.親賢臣,遠小人/肉食者鄙,未能遠謀

  C.是以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/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

  D.不宜偏私/牡丹之愛,宜乎眾矣

  7.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(xiàn)代漢語。(3分)

  由是感激,遂許先帝以驅(qū)馳。

  8.從選文中看出諸葛亮對后主有兩方面的擔憂:一是刑賞偏私,使“口口口口”;二是

  “口口口,口口口”。(用原文詞句回答)(3分)

  9.下列對選文內(nèi)容的理解,不正確的一項是( )(3分)

  A.在執(zhí)法方面,諸葛亮主張懲罰“作奸犯科者”,獎賞“為忠善者”。

  B.作者列舉宮中府中的事例,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誠,希望后主廣開言路。

  C.選文提及先帝“痛恨于桓、靈”,意在勸勉后主親賢遠佞,使?jié)h室興隆。

  D.作者在文末敘寫個人經(jīng)歷,是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,表明自己的忠心。

  【答案】

  6.D

  7 .因為這件事,(我)非常感激,于是答應(yīng)先帝(為他)奔走效勞(“由是” 1分;“驅(qū)馳”1分;語意連貫1分)

  8.內(nèi)外異法(1分) 親小人,遠賢臣(2分)

  9.B

  6.(2011?廣東省佛山市)

  一屠晚歸,擔中肉盡,止有剩骨。途中兩狼,綴行甚遠。 屠懼,投以骨。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從。復(fù)投之,后狼止而前狼又至。骨已盡矣。而兩狼之并驅(qū)如故。 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敵。顧野有麥場,場主積薪其中,苫蔽成丘。屠乃奔倚其下,弛擔持刀。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。 少時,一狼徑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。 屠暴起,以刀劈狼首,又數(shù)刀斃之。方欲行,轉(zhuǎn)視積薪后,一狼洞其中,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。身已半入,止露尻尾。屠自后斷其股,亦斃之。乃悟前狼假寐,蓋以誘敵。 狼亦黠矣,而頃刻兩斃,禽獸之變詐幾何哉?止增笑耳!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,

  回答第6至10題

  6.選出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。

  A. 乃悟前狼假寐(睡覺) B. 屠暴起(暴躁)

  C. 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敵(攻擊) D. 止增笑耳(只有)

  7.選出下列句子中的“以”與“以刀劈狼首”中的“以”意思相同的一項。

  A.蒙辭以軍中多務(wù) B.皆刑其長吏,殺之以應(yīng)陳涉

  C.以其境過清,不可久居 D.固以怪之矣

  8.選出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。

  A. 少時,一狼徑取,其一犬坐于前(一會兒,一只狼從小路走開了,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)

  B. 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(過了一會兒,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閉上了,神情悠閑得很)

  C. 途中兩狼,綴行甚遠(路上遇到兩只狼,遠遠地跟著屠戶)

  D. 一狼洞其中,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(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,想要鉆

  過去從后面對屠戶進行攻擊)

  9.選出對課文內(nèi)容理解正確的一項。

  A.文章主要告訴我們,對待狼一樣的惡勢力,我們先作讓步,如果其得寸進尺,貪得無厭,就應(yīng)該勇敢地進行斗爭。

  B.文章的基本情節(jié)依次是:遇狼——御狼——懼狼——殺狼。

  C.“投以骨”和“復(fù)投之”表現(xiàn)了屠戶對狼的憐憫和抱希望。

  D.“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”和“一狼徑去,其一犬坐于前”表現(xiàn)了狼的狡猾。

  10.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。

  A.《聊齋志異》是清代蒲松齡寫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說集,“志”是記的意思,“異”是指奇異的事,多為鬼狐的故事。

  B.“暴起”“劈”“轉(zhuǎn)視” “斷”等動詞表現(xiàn)了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。

  C.本文故事情節(jié)生動曲折,語言簡練傳神,主要通過心理描寫刻畫了屠戶和狼的形象,給人以深刻的啟發(fā)。

  D.最后一段以議論為主,點明了全文的主旨,包含著諷刺的味道。

  【答案】6、B 7、A 8、B 9、D 10、C

  7.(2011?廣東省深圳市)

  慶歷四年春,滕子京謫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。乃重修岳陽樓,增其舊制,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。屬予作文以記之。

  予觀夫巴陵勝狀,在洞庭一湖。銜遠山,吞長江,浩浩湯湯,橫無際涯;朝暉夕陰,氣象萬千。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,前人之述備矣。然則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,遷客騷人,多會于此,覽物之情,得無異乎?

  若夫淫雨霏霏,連月不開,陰風怒號,濁浪排空;日星隱曜,山岳潛形;商旅不行,檣傾楫摧;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登斯樓也,則有去國懷鄉(xiāng),憂讒畏譏,滿目蕭然,感極而悲者矣。

  至若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;沙鷗翔集,錦鱗游泳;岸芷汀蘭,郁郁青青。而或長煙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躍金,靜影沉璧,漁歌互答,此樂何極!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偕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。

  嗟夫!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或異二者之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是進亦憂,退亦憂。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乎。噫!微斯人,吾誰與歸?

  (節(jié)選自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)

  6.解釋下列加點的詞。(2分)

  (1)謫守: (2)屬予作文以記之:

  (3)勝狀: (4)春和景明:

  7.用現(xiàn)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。(4分)

  (1)去國懷鄉(xiāng),憂讒畏譏。

  (2)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  8.本文標題為《岳陽樓記》,內(nèi)容上卻大量描寫洞庭湖的景色,試分析作者的用意。(2分)

  9.范仲淹在《岳陽樓記》中表現(xiàn)強烈的憂患意識,而歐陽修在《醉翁亭記》中抒發(fā)了“與民同樂”的政治理想,范仲淹的“憂”與歐陽修的“樂”在本質(zhì)上有什么聯(lián)系?請談?wù)勀愕目捶ā?3分)

  【答案】6.(1)謫: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(diào)。(0.5分)

  (2)屬:通“囑”,囑托、囑咐。(0.5分,指出假借字后并解釋,才能得分)

  (3)勝:美好的(或優(yōu)美的)。(0.5分,答“雄偉的”不給分)

  (4)景:日光。(0.5分)

  7.(1)譯:離開國都,懷念家鄉(xiāng),擔心(人家)說壞話,懼怕(人家)批評指責。

  (2分,“去”“國”“讒”“譏”四個詞語各0.5分,答錯扣完為止。)

  (2)譯:不因外物的(好壞)和自己的(得失)而或喜或悲。

  (2分,“以”譯錯譯漏扣0.5分;全文不按互文翻譯扣1分。)

  8.因為前人對岳陽樓的描繪已經(jīng)很詳盡了,作者另辟蹊徑以湖的景色來烘托岳陽樓(1分,意思相近也可給分),用湖的浩浩湯湯、氣象萬千的景物特點引出后面的登樓之情,為抒發(fā)自己的政治抱負做鋪墊(1分,意思相近也可給分)。

  9.“憂”與“樂”在本質(zhì)上是一致的(1分,答“相同”同樣給分)。范仲淹無論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間,都掛念國家、百姓;歐陽修雖然遭到貶謫而失意,仍積極施政,與百姓同樂(必須分開答“范仲淹”和“歐陽修”,各0.5分,共1分,意思相近也可給分)。他們都心憂天下、以天下蒼生為念,始終關(guān)心百姓疾苦,關(guān)注百姓悲喜。(1分)

【中考文言文閱讀理解:課內(nèi)篇閱讀1】相關(guān)文章: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一句話評書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作者作品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常見借代詞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春秋時代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古代官職任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特殊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敬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謙稱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人的稱謂10-28

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:詩句與人10-28

99re免费视频精品全部,一级特黄无码毛片av一区二区,色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,毛片无码专区精品一区 www.sucaiwu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