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匯總(10篇)
【20xx年湖南高考作文試題】
有一棵大樹,枝繁葉茂,濃蔭匝地,是飛禽、走獸們喜愛的憩息場所。飛禽、走獸們經常講它們旅行的見聞。大樹聽了,請飛禽帶自己去旅行,飛禽說大樹沒有翅膀,拒絕了;請走獸幫助,走獸說大樹沒有腿,也拒絕了。大樹決定自己想辦法,它結出甜美的果實,果實中包著種子。飛禽、走獸們吃了果實,大樹的種子就這樣傳播到世界各地。
請根據(jù)上面的材料,自選角度,自擬題目,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。
【滿分作文】
修心如蓮
湖南一考生
樹求禽獸以攜,遭拒;結實以靜候,則咸相食,其籽得傳。
《勸學》有云:“君子生非異也,善假于物也。”然他物何以愿為我所用?蓋因其腹中有物,非空也。
人,只有自我修行,價值昭彰,才可求他人賞識,所謂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即是此理。修心如蓮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。田田的荷葉間一段綠波,愈令風荷芳行萬里。
漢有昭君,不賂畫工,寂寂深宮她沉婉若水。修心如蓮,終得一日,天理昭昭。她的傾城姿容醉了天子,醉了使臣,以公主之位和親匈奴。識大體的智慧,濟蒼生的胸懷,沉著大氣的風范,令她成為一首絕唱。直至百千年后,人們仍可從杜甫的吟誦中瞥見那一抹驚鴻的倩影,驚艷了歲月。是什么讓一位紅顏以扶柳之態(tài)名留青史?是其內在的德。修心如蓮,憑自我價值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。
蜀有孔明,“三顧頻煩天下計,兩朝開濟老臣心”。躬耕于南陽,不爭虛名于諸侯。然而一代名主劉玄德恭敬相邀,三請兩拒,傳為美談。如果他不是臥龍先生,只是一介凡夫俗子,又有哪個帝王會甘心低頭細語呢?羽扇綸巾間的豪情膽識是其吸引劉備的法寶。修心如蓮,孔明靜候。以兼濟天下之大才贏得生前身后名。
姜子牙垂釣言:“愿者上鉤。”八十高齡遇文王??梢?,世人渴求的與年齡無關,與相貌無緣。內在價值的升華才是一個人得到贊賞的根源。
甜美的果實讓飛禽走獸們心甘情愿地為之奔波;幾句空話卻沒有激起一絲漣漪,人性說到底總還是帶著那么一點點的自私與冷漠。為利相謀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,我們誰也沒有必要因此去指責他人。如何讓他人盡心盡力地伸出援手?我們應當磨礪出自我價值,給別人一個襄助自己的理由。人,如果一味只求索取,最終沒有誰會愿意施予。
修心如蓮,讓馨德之香愈遠愈清。礪己如實,令品質之花不凋不敗。
于天地山川中探求,亦得此理。紫云英鋪滿山野而無人理睬,菟絲子則更令人厭惡。然而,蘭花之較弱易萎,仍有人大費精力悉心養(yǎng)護。蚌深臥水底,恒有漁人冒死打撈。為何?因其有內在價值值得人為之一搏。唯有自身璀璨如星空,如鉆石,如珍珠,才可讓人于萬千沙礫中發(fā)現(xiàn)自己。不入法眼,焉得相助?
嘗怨世之漠然,冷眼不助。心境達然后方知是己身之妄求。人之助我,謝之;人之袖手,解之,后以明德召之。修心如蓮,己之昭彰如朗月清輝。
何妨互利?世界吻我以歌,我送以清香,修心如蓮。
我是你的眼睛
湖南一考生
這是我最后一次去看老何了。
并不寬敞的房屋下堆著些祭祀用的物什,堂屋中央擺放著一口黑得發(fā)亮的棺木。老何靜靜地躺在里面。他的面色黃中透著青——好像他對我們發(fā)著怒的模樣。我覺得我可以抓住點什么,一伸出手,眼睛上涌了一般熱氣,把我的眼鏡也給弄得模糊不清了。
我抬起頭,竟看到滿屋子的人。
老何你看到了嗎?他們都回來看你了。他們的眼睛里還寫滿了和當年一樣的熱烈,那熱烈如今也灼燒到了我,讓我的胸中充滿了似要噴出來的濃焰,一如當年的你啊,老何。
三十年前的老何有著瘦干的模樣,每天都在這片小山坳里晃悠。破敗的山村有一種出奇的寧靜,老何覺得這種寧靜實在太過沉寂。他在溪邊撿了一擔擔鵝卵石,填上了村口那條坑洼洼的泥漿路。抬頭看見天上飛過的一只麻雀,突然知道少了些什么。
老何用自己的積蓄買了些紅磚,最后修修補補,在村口蓋了一座很小的紅磚房,他自制了一塊木板,上面用炭塊寫上“村口小學”四字。接著他挨家挨戶勸說村民們讓孩子到“小紅磚房”里上課,他擔任校長,也是唯一的教師。
老何的學校開辦起來了。他用炭塊當粉筆,用手抄的作業(yè)本作學生的教材,每當講到高興處就滿臉通紅。“世上有許多好地方,”老何常說,“北京有故宮,有頤和園,還有圓明園。圓明園可惜被洋鬼子破壞了,要是也能去看一看……”他忽然停下來,有些黯然,抬起頭,眼睛便又亮了:“你們要努力讀書,將來一定能走出山坳坳,去多看看外頭的世界,也就當是老師我看了!”
三十多年間,老何送走了一批批學生,他總說,孩子們眼睛里有光啊,那光太熱烈,灼得他非得做些什么。于是,他做了孩子們的老師,看他們一個個飛出大山,飛到世界各地,去那個美麗的“外面”飽覽美景。
“我也是桃李滿天下了。”我每逢去看望他,他總是這樣對我說,是感慨,也是嘆息。我靜靜地握著他的手,聽他講他和他的學生過去的趣事,心里有一種格外的自豪……
“爺爺……”我抓住他已經不再溫暖的手,眼前是一些照片,那些爺爺口中的“孩子”手持著它們。你看,那是故宮,那是圓明園……
一位年長的叔叔跪了下來,溫和的聲音都顫抖著:“何老師,我們回來了,我們帶了 世界 回來。您放心,我們一直都是您的眼睛!“
我也忍不住哭了起來。我也是你的眼睛,爺爺,我會把這條路堅持下去。我知道,坐在志愿填報的電腦前,我一定會告訴自己:就報師范吧。讓我成為你的眼睛,替你去看世界的美。也讓更多人替我,成為我的眼睛,看到世界的未來。
未來路上靠自己
?。?/p>
湖南一考生
參天大樹雖沒有翅膀,沒有腿,但靠著自己的智慧與努力,結出果實,讓飛禽鳥獸將自己帶到了世界各地,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夢想。人生亦是如此,要想成就輝煌的事業(yè),擁抱幸福的明天,就必須先放飛美麗的夢想,再靠自己進行艱苦努力的奮斗。
幸福的未來之路上,始終伴隨著夢想華麗的舞步。
夢想是催生動力的搖籃,沒有夢想就沒有巨大的推動力。空寂大漠,駝鈴陣陣,因為跋涉的心渴望遠方的綠洲;遼闊長天,雄鷹點點,因為飛翔的心渴望高端的的云層;蒼茫大海,帆影憧憧,因為遠航的心渴望彼岸的港口;三更燈火,書聲瑯瑯,因為求知的心渴望未來的光環(huán)。正如大樹,聽了鳥獸們旅行的見聞,一顆環(huán)游世界的夢想的種子便根植于心。正是懷揣著那對夢想的渴望,才讓人有了實現(xiàn)它的信心和決心。因為夢想會發(fā)光所以無論身處多么漆黑的角落,總有一束光,引領著我們前往,風雨兼程,在所不惜。
幸福的未來之路上,必然浸透著個人奮斗的汗水。
奮斗是獲取成功,實現(xiàn)夢想的必要途徑。沒有人能一勞永逸,也不能依靠別人實現(xiàn)夢想,唯有用自己的汗水,通過自己努力獲取的未來才能熠熠生輝。中國有句古話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意味一個人要想走得遠,走得好,需得立足當下一步步去走,才能身行千里大有作為。君不見,書家圣人王羲之的書法之所以游若蛟龍,翩若驚鴻,是因為他臨池學書,廢寢忘食,常年洗筆將一池清泉染成濃黑;乒乓皇后鄧亞萍的球技之所以爐火純青,所向披靡,因為她夏練三伏,冬練三九,多塊球板被握出溝槽而渾然不覺;無臂琴師劉偉的腳下功夫神奇,風景無限,是因為他夜以繼日練琴不止,腳趾被磨出鮮紅的血泡也從未想過放棄。他們?yōu)橹磥矶恍笂^斗者,使他們今日被鮮花和掌聲裝點得璀璨無比,晶瑩的汗水折射出他們勇于追夢的心,他們值得擁有這一切。
可有的人,沒有夢想,更不曾想過要為自己的未來努力奮斗。他們也像大樹一樣,沒有翅膀,沒有腿,卻將自己的未來寄希望于別人,好惡逸勞,醉生夢死。試想飛禽走獸若答應大樹的請求,他們終有一天也會因大樹的龐大而感到飛行的疲憊體力不支,大樹也不能前往那么多的地方欣賞風景。依附他人而鑄就的未來,哪有自己雙手拼搏而出的那樣動人閃光?自己奮斗,不苛求別人,那樣獲取的未來才是春光滿滿,幸福無比。
愿你我都擁有大樹的智慧與勇氣,靠著自己的奮斗,擁抱幸福的未來,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。
大樹的旅行
湖南一考生
平凡的日子,總是一年又一年;每一個當下的心念,都可以是心田里的綠葉一片,在生活的風雨里綻出對這個世界的尊重,不一定美得出眾,卻能夠給這個世界送來哪怕一絲的清涼,安靜,淡然,帶著內心世界的平和,豐盈生命的每一天。人生的幸福,并不在于在哪里生活,而在于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(tài)生活。
幸福,不是自己的私有財富,不是一種自我的束縛,也不是對幸福一種狹隘的理解,幸福是一種共同的承擔,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接力,能夠尋找到幸福的方法,這何嘗不是一種滿滿的幸福。
去感覺生活中的那些細枝末節(jié),來發(fā)現(xiàn)內心世界的幸福種子,用善意化解曲折,用柔軟對接誤解,這平凡的生活,沒有什么轟轟烈烈,更沒有什么大起大落,恰恰是生活中的不肯改變,缺乏適當?shù)膮f(xié)調與釋放,往往成為生活的煩惱和障礙,啟動一種心的力量,去感受這生活的苦與樂,生活中所有高低起伏的故事,原本就是生活中的那些情節(jié),躲不開,少不了,這就是生活。
煩惱給命運帶來的傷害,不是生活的故事有多么曲折,而是和心地的氛圍直接相關。一分柔和,一段平靜的時光;一種固執(zhí),一場情緒的凜然。人生沒有永遠的固定,只有不肯清掃的執(zhí)著和不寬容。幸福哪里來?愿意接受的安然,愿意幸福的胸懷,愿意改善的坦白,愿意傳遞的友好。
世界那么大,沒有什么不可改變,所有的境遇和難堪,不過是內心那一道需要跨越的門檻。所有只愿世界為我改變,都是自己生活最大的虛幻;真正的幸福,就是愿意面對和承擔,主動去為世界而改變,快樂,就是等在改變里的不期然。
生活的遺憾,很多源于內心的狹隘,接受不完美的人生,拓寬心的視野,愿意去理解,這是對自己和他人最樸素的關愛;反思和調整自我的那些不適應,活出豁達的狀態(tài),有放下有容納才是人生,有認同有寬宥才迎得來真誠。幸福,就是愿意為幸福付出的新常態(tài)。
光陰里的固步自封,需要舍得扔出窗外,紛紛擾擾是生活,沒有人能擺脫生活的無奈和苦惱,能夠找到獲得幸福的方法就是生活的旅程。
幸福不遙遠,努力就能改變;幸福不固執(zhí),隨緣得安然;幸福不沉重,無執(zhí)一身輕。即使生成一棵大樹,也可以撒出種子來旅行,愿意分享的的心態(tài),才是能夠傳播的自在。
能夠簡單一些認識生活是對自己的一種解放與善待,走出對生活狹隘的認識,減少對生活的苛求,增加對生活的理解,更不要讓那些生活的困惑成為一種心力交瘁,珍惜自己的擁有,更要點贊別人的獲得,生活也就成了一個挑戰(zhàn)自我,拓寬自我的過程,就像我們那種不追求完美的心態(tài),又何嘗不是對生活的一種寬宥與善待,能夠調整自我的心態(tài)去迎接嶄新的生活,而不是扛著生活的煩惱滿世界亂跑。世界怎么樣,在于你能夠容納的胸懷,在于能夠在困惑中脫穎而出。
瞧這世界,郁郁蔥蔥,包涵著無限的生機,蘊藏著無限的美好,這本身就是充滿禪意,多么豐富,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兒。
以我之力,追我所愿
湖南一考生
總在追我之愿望。
枝繁葉茂的大樹想去遠方,又或有熱情洋溢的人想讓人生熠熠發(fā)亮。
唯獨忘卻自我力量。
大樹從前只想借外物之力到達另一個境地;所謂青春年少也只不過依靠著周身的真實支撐。
我們總尋求寄托,摒棄實踐;總沉迷念想,忽視作為;總著眼外界,無睹內在。
理想的尋求與達成,終究回歸于自我飽含深情的起點,對自我的思索與發(fā)掘,對自我的革新與創(chuàng)造。
無數(shù)人敗給了外力。
對己身不滿,然后是無聲的控訴與無可奈何的歸于平靜;對社會持異,改造人世的理想最終又被悄無聲息地否決,再又回到對暴烈摧殘生命的默許,對性別不公之象的熟視無睹,或對《熔爐》、《素媛》事件持續(xù)發(fā)酵的司空見慣。
大多時日,大多數(shù)人,堅信自身力量的微乎其微,執(zhí)著于自身對理想的無能無力。
然,正如大樹沖破阻隔,憑己之力去往遠方,蕓蕓眾生間,亦有不懈于夢,無愧于心的人們,奪得了潛在的力勢與優(yōu)長,達到了心之所向。
聽伊迪絲唱《玫瑰人生》,146厘米的個子,帶她穿過了廢舊的巴黎老巷,逃過了父親的謾罵,避開了曼哈頓的繁華,皆因在音樂中覓得了夢想的真諦。
讀柴靜《看見》,她說,我們渾然難分,就像水溶于水中。紛繁的亂象與缺失關照的弱勢群體,她將自己作為發(fā)力的來源與希冀的個體,將鏡頭深入山間樹林,深入被黑暗籠罩的生命,終于尋獲心之所想。
看約翰?納什《美麗心靈》,數(shù)學家與精神分裂,不可思議的激烈碰撞。但他未曾屈從于現(xiàn)實,三十年,三十年對數(shù)學的熱愛與往復的搏斗,他以自我無可匹敵的頑強與堅忍,戰(zhàn)勝了所有喧囂。
漫漫歲月,從個人到群體,從滔滔黃河之水到遙遠深藍的愛琴海之岸,浮于表層成為現(xiàn)象武裝,當點到即止化為慣常思維,自我改變與自我追尋便顯得稀缺,彌足珍貴。
去追,如霍金以病殘之軀寫成《時間簡史》,靠《萬物理論》;去發(fā)揚優(yōu)長,如簡?奧斯汀以細膩溫和筆觸力被封建屏障。
如大樹,不僅是自我念想的實現(xiàn),它的種子已在各個角落生根復蓬勃生長;如平凡又偉大的個人,柴靜,納什為夢想所貢獻的,亦生長成人類社會的寶藏。
正如法國詩人蘭波在其《深谷睡者》中所寫,閃爍的太陽已越過高傲的山巒,幽谷中的光點有如泡沫浮泛。
以我之力,追我所愿,掙脫世間繁雜的禁束,去往內心無垢的星空。
換一種方式遠行
湖南一考生
身未動,心已遠。
去遠方吧!這仿佛一聲來自遠方的呼喚,輕輕撩撥你的心弦;又似是一句來自靈魂的催促,柔柔拉升渴望遠方的目光??杉t塵的紛繁便同十丈軟絲,輕易縛住你的身,阻隔著遠方的夢。
那又如何,總有一種方式,讓我們遠行。
困住一個人的方式,無疑是殘疾和病痛。無論是史鐵生困于輪椅之間,還是力克、胡哲自出生便四肢全無,他們都仿佛是上帝的造弄者,承受著超于常人數(shù)百倍的痛苦??缮眢w又怎能禁錮一個人渴望遠方的心?就這樣,力克打開他“不設限的人生”,史鐵生也在文學上找到精神升華之路。記得史鐵生曾給他的偶像——美國短跑名將劉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書,劉易斯回贈他一雙跑鞋。后來劉易斯來到中國,第一件事是拜訪史鐵生。史鐵生笑說:“你送給我的鞋我也穿不了啊。”劉易斯則回道:“你送給我的書我也讀不懂啊。”記者便記錄道:《鐵生穿不了的鞋,劉易斯讀不懂的書》。如果缺陷即意味著不完美,那哪一個人不是被缺陷束縛?我們要像史鐵生一樣,即使被各種不利所禁錮,也要尋一種方式,讓靈魂遠行。
正如那棵飛不動走不得的樹,一粒種子,能讓“我”到達遠方。
銅墻鐵壁,無法囚著一顆渴望遠行的心。前蘇聯(lián)飛行機設計遠行,無拘形式,只因心向遠方。
我身處之地,青燈重疊,綠水環(huán)繞,仿佛與世外喧囂隔離,儼然一派世外桃源??蛇@也無疑是一種禁錮。遠方的繁榮、絢爛,像是一個耀眼的夢??捎钟卸嗌偃耍梢匀涡缘?ldquo;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”?你聽,考場上紙筆相磨的沙沙聲。你看,每個人眼中鎮(zhèn)靜又嚴謹?shù)哪抗?。是啊,我們正在用這種方式。讓我們走出這座小城,走向美好的遠方。
如果繁雜迷了你的眼,冗長囚禁你的身,你換一種方式運行,只因心靈已飄然而去。
流水清冽,風聲緩緩,宮殿巍峨,街市庭臺。
去吧,去吧,它們就在遠方,等你到來。
智者若樹
湖南一考生
春花的智慧在于燃盡生命的怒放,于是有了草長鶯飛,最美人間四月天。夏蟬的智慧在于蟄伏地底十七年,于是有了一朝破土,一鳴驚人。鳳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煉,于是有了脫胎換骨,涅槃重生……而樹的智慧,卻遠不止如此。智者,若“樹”。
“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,即使明日天寒地凍、路遙馬亡。”樹的智慧在于志存高遠。正如高曉松所說:人生不應當只有茍且與當下,還應有詩和遠方。只有心存著“遠方”,我們才能勇往直前,不至于像失了羅盤的水手。有了目標與方向,我們才能更好地到達終點。“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,”立下了這樣志向的周恩來未曾彷徨,引領著中國走向富強。“如果再讓我做一次選擇,我仍選擇中國,選擇核事業(yè)”,鄧稼先堅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領域一往無前……智慧的大樹向著遠方,于是它有了目標和動力。智者若樹,志存高遠。
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”,要先“舍”而后“得”,樹的智慧在于舍得。如果大樹吝嗇自己甜美的果實,不肯分給鳥獸,那么它永遠不能到達遠方去看這世界。就像壁虎,如果在危急關頭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,便無法得到自由與新生。而沙礫,因為懂得放棄自己的棱角、舍棄暫時的光明,才得以于蚌殼中蛻變?yōu)檎渲?。智慧的大樹懂得舍棄,于是它的種子隨飛禽、走獸們來到了世界各地。智者若樹,懂得舍棄。
“呼山不來,我去就山”,樹的智慧在于變通。然而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知變通,只知愚蠢地一條胡同走到底。就像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優(yōu)秀,不顧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,盲目地要求他們考好分數(shù)、讀好大學。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評道:龍,怪獸也;器,器材也;材,木材也?,F(xiàn)在的家長讓孩子成為怪獸、器材、木材,就是不成人。這么說也許過于絕對,但不可否認的是,只把“好分數(shù)好大學”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,確實有些病態(tài)了。正如奧斯卡·王爾德所說,成為你自己,因為別的都有人做了。我們不必將自己禁錮在一條模仿他人的路上,而應綻放自己的芬芳,成為最好的自己。智慧的樹雖然沒有翅膀飛翔,沒有腳奔跑,但它知道變通,同樣到達了世界每一個角落。智者若樹,知道變通。
就連三毛也曾說:“如果有來生,要做一棵樹。一半在土里安詳,一半在風里張揚。”樹的智慧可讓我們仔細品,然后便有思維的禮花在腦海中綻放。
茍日新,又日新,日日新
湖南一考生
橡膠是一種重要的工業(yè)原料,且只生長于熱帶。二十世紀初的美國由于本土無法種植橡膠只能依賴進口,于是愛迪生提出:“能否從植物中提取類似的成分?”在這一設想提出后,美國研發(fā)出了人工合成橡膠。
《大學》云:“茍日新,又日新,日日新。”古往今來,無數(shù)仁人志士以創(chuàng)新推動了社會進步。在當下,創(chuàng)新應被大力提倡。創(chuàng)新往往源于現(xiàn)實的挫折與對未來的希冀。正如大樹有對遠方的向往但又無法移動,這一理想與現(xiàn)實的反差使其以新辦法實現(xiàn)愿望。對國家強大的希望與邦聯(lián)現(xiàn)實的混亂使美國棄邦聯(lián)而采聯(lián)邦。
同樣,有著對人民更好生活的向往,讓中國選擇改革開放而非固步自封。所以欲先創(chuàng)新,要打破固有的“差不多”這類得過且過的思想,更要打破舊有的溫床。人是有惰性的,而國人思維體系中又有保守、謹慎的一面。正如魯迅先生所嘆,“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身上,中國人自己是不肯動彈的。”創(chuàng)新的思想保證應是對更幸福生活的追求,有了對未來的追求才會有對現(xiàn)實的不滿,才會產生創(chuàng)新的動力以跳出舊生活。而僅是主張有口飯吃,也就無從創(chuàng)新了。
創(chuàng)新以自我革命形式實現(xiàn)。大樹的新辦法并非仙人傳授,果實也不是上帝為其所掛,而是自出心裁。當代社會競爭加劇,時代飛速發(fā)展,只有能創(chuàng)新者可以勝出。反觀百年老店柯達,雖率先研發(fā)數(shù)碼相機,但死守膠卷不放,最終黯然破產。究其根源,在于其公司以其成熟膠卷技術為傲,而不愿輕易改變。這說明創(chuàng)新需要一個自我革新機制。這種機制外在動力是競爭對手帶來的壓力,內在動力是體制內部具備的發(fā)展認知,而后者更重要。要實現(xiàn)對舊有的突破和否定絕非易事,雖有外來壓力,人們也可選擇逃避,只有內在對發(fā)展趨勢的認識,才可以促使人自己否定自己,自己發(fā)展自己,從而推動革新,又反作用于這種創(chuàng)新思維。
今日無數(shù)大型企業(yè)秉承創(chuàng)新理念,斥巨資于研發(fā),而創(chuàng)新帶來的成果又使企業(yè)煥發(fā)新生。創(chuàng)新最終引向成功。大樹以果實讓鳥獸將種子帶向遠方,實現(xiàn)了自己的理想。而在現(xiàn)實中,創(chuàng)新作用遠不止此。創(chuàng)新一方面給創(chuàng)新者帶來了物質效益,另一方面也產生了努力后精神上的力量的增強。
此外,一人的創(chuàng)新起到的帶動作用可以激發(fā)全社會對創(chuàng)新的興趣,從而引發(fā)萬眾創(chuàng)新,極大地帶動民族、國家乃至人類的進步。“日新之謂盛德。”大樹用新辦法實現(xiàn)了對遠方的探索,而智力足備的人類更有理由去開拓創(chuàng)新,打開新未來。
借風喚花醒,聊贈一枝春
湖南一考生
結束了漫長冬日,東風卻遲遲不來。蕭瑟依舊,寒冷徹骨,花兒難以綻放。喚與東風來,相許一枝春,才換回滿園姹紫嫣紅競相開放。是以借東風亦有道,唯有運用自己的智慧,讓他人心甘情愿地給予幫助,才能成就心中所想。
徐志摩說:“是人沒有不想飛,凌空去看一個明白,這才是做人的趣味,做人的權威,做人的交待。”欲飛之人,不愁無翼,因為他們不會在尋求幫助無果之時輕易氣餒。
國人知周杰倫者皆知方文山。年輕時的他默默寫過幾大本歌詞,也投給過演唱公司希望借成名歌手之口讓自己被業(yè)界承認。顛沛流離數(shù)載,艱辛苦楚在歌詞中寫盡,終于讓他等來一個周杰倫。他的詞成就了一代巨星,也是經周杰倫之口眾人才認識了背后的方文山。若他在演唱公司碰壁之后便果斷放棄,樂壇也迎不來這樣一個輝煌的傳奇。
無助似乎就無望,然而不用自己的智慧想出妙計,怎么讓人給予幫助,如何有那關不住的“滿園春色”?
回看先人們的飛行歷程我們就能明白:萬戶借風箏有過短暫的飛翔;人雖無翼,飛翔夢也曾被稱為無稽之談,但萊特兄弟造出飛機,人終能翱翔藍天。“假輿馬者,非利足也,而至千里;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絕江河。”他們都與我們無異,正是因為他們“善假于物”也,才能得償所愿。
雖說利益驅動他人給予幫助,但我們正是要讓他人看到我們身上蘊含的希望,人們的智慧得到可憑借的“物”。這才有馬云吸引他人投資鑄就阿里巴巴的神話,才有中巴的友誼和無數(shù)歐美國家投入亞洲投資銀行;才有中國開展多邊外交走在逐漸騰飛的路上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:“我們的藍圖是宏偉的,但我們的奮斗必將是艱巨的。”因為我們在借助他人的力量時仍需更多努力,才能將這些力量為己所用,成就一個國家偉大復興的未來。
大樹因為用甜美的果實才讓自己的種子傳播到世界各地,無他,因果實甜美,誘惑人心。而我們的花朵待醒,借與那東風吹滿園,贈與它陣陣花香沁人心脾,靜待春的綻放。
有一棵大樹
湖南一考生
為曾經收到的請柬躊躇,為沒有時間和地址猶豫。躲過雨,錯過風,赴約成了心病。
那張莫名其妙的請柬,似倏然劃過的短笛,身前身后,各有一場局。邀約的不知何人,赴約的卻是自己。
那麼多的激動如雨,那麼多的彭拜如潮,卻不知什么時候停了、退了,該是赴約的時候,卻邁不動步履。
故人如片片落花,寂寞對著歡喜,長久地坐在往事的樹下 ,悄悄地發(fā)霉,靜靜地離去。
曾經的綠,在杯中吐蕊,一輪輪。一簇簇,次第開啟。那些五顏六色的絮語,隨漿蕩開漣漪。經年之后,依然是夜的溫暖,風的綿柔,水的靜謐。
不知何時何故,心經不再飄舞,綠茵漫堤,冉冉徐徐,化作靜水深流,睡在心底。心湖,幽深,徹骨,一抹飛鴻,于俯仰之間,馱起兩翅清涼,一聲嘆息。
時間排列著額頭的紋路,丈量著兩岸的距離,揣測著心湖的深度。許多的改變,是命運的悄然調整,是秩序的潛心設計。力所能及,當為可為;力所不及,不為不可為。人無咎。
自然之間,相互皆緣。淺淺淡淡者,茶緣;深深濃濃者,親緣;是是非非者,情緣。緣起,是昨日的風;緣滅,是今天的云 。風云安然,人緣安好。
當年結繩的人,如今各握半條繩索,在或明或暗的是非中,審視從前的牽手;在或短或長的間隙里,尋找未來的自己。哦,發(fā)出請柬的,原來是未來的自己,請柬里有一輪紅日,在黎明的河邊,暖暖地等著自己。
【2022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匯總(10篇)】相關文章:
2007內蒙古高考作文試卷:得到之后,不09-30
2013年陜西高考作文題目09-30
最新高考勵志標語—高三勵志標語格09-30
高考優(yōu)秀作文參考:安于心09-30
2013年遼寧高考作文題目09-30
考試信息網(wǎng):2012年高考09-30
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參考:大國乏詞的09-30
2012高考作文-掌握四種模式,讓你作09-30
高考作文優(yōu)美句子(一)09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