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高考寫作素材:弘揚傳統(tǒng)戲曲藝術
弘揚傳統(tǒng)戲曲藝術不能抱殘守缺
“我最愿意看的是一個人蒙了白布,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,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。”
這是魯迅小說《社戲》對傳統(tǒng)戲曲惟妙惟肖的描述。
看社戲是傳統(tǒng)上老少咸宜的文化活動,它不光為觀眾提供了一場戲曲演出,也起到了居民社會交往、商業(yè)貿易、文化傳播、宗教儀式等多方面的作用。但是,如今在隱藏于市井陋巷的戲臺子前,那些聽得起勁的觀眾多半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。
如今,不少劇團難以靠門票收入維持,常常需要演員們貼上自己的退休工資進行演出,另外還依靠一些觀眾的資助。
這只是中國地方戲曲面臨危機的一個縮影——專業(yè)演員稀缺、經典劇目面臨失傳、經營不善、受眾群體狹窄,這些問題讓一些地方特有的傳統(tǒng)戲曲岌岌可危,就像它的表演者和欣賞者一樣垂垂老矣。
當前,傳統(tǒng)戲曲有兩個較為極端的發(fā)展方向。
一是諸如京劇、昆曲等極個別主要戲種成為公認的高雅藝術,有政府的支持,又被貼上精英文化的標簽,被視為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張名片而受到重視。
二是大量生存在民間的地方戲曲,它們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持,更沒有專業(yè)的表演團體,盡管一些地方也試圖保護這些劇種,但是更多的是施以博物館式的保護,這使得它們像化石一樣失去了生命力。
一些人認為,凡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遺產,就不能有絲毫的改變??墒牵幕冀K處于動態(tài)的演進過程中,抱殘守缺只會讓文化隔絕于世。
戲曲文化要重新在民間流行起來,一方面要放下架子,不計較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,以觀眾喜愛為藝術創(chuàng)作的追求;另一方面要謀求藝術形式的融合與創(chuàng)新。
保護和弘揚傳統(tǒng)戲曲藝術,還要善于借力打力,讓活躍在民間的文化人、表演愛好者與觀眾參與,尤其要創(chuàng)造機會吸引年輕人。
一張照片、一段視頻、一組漫畫、一篇微信熱文,都可能成為傳統(tǒng)戲曲發(fā)展的契機。
【2022高考寫作素材:弘揚傳統(tǒng)戲曲藝術】相關文章:
2007內蒙古高考作文試卷:得到之后,不09-30
2013年陜西高考作文題目09-30
最新高考勵志標語—高三勵志標語格09-30
高考優(yōu)秀作文參考:安于心09-30
2013年遼寧高考作文題目09-30
考試信息網:2012年高考09-30
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參考:大國乏詞的09-30
2012高考作文-掌握四種模式,讓你作09-30
高考作文優(yōu)美句子(一)09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