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毛澤東有一次去地主家,見地主家為富不仁,把摻了沙的米賣給別人,他非常氣氛。然后他吧那摻了沙的米裝在地主家用來祭祖的米盅里面,并放在地主家的神位上,辱沒地主祖先。
少年毛澤東就有很大的志向,為了增長見識,他不顧父親的反對(他父親希望他繼承他的家產(chǎn),做個比較富裕的農(nóng)民),毅然離開家鄉(xiāng),到外面學習,并留下一首詩,詩我忘了,大概意思就是:為了追求真理去闖世界,如果學業(yè)無成誓不歸來。 就在三年自然災害那段時間,毛澤東寢食難安:群眾沒有糧,屁股落不得床!
【毛澤東的成長故事 求學】相關文章:
孫武《孫子兵法》經(jīng)典名言警句09-30
建國60周年時代楷模:陳景潤09-30
皮爾·卡丹的創(chuàng)業(yè)之路09-30
蔡鍔智討風箏的故事09-30
名人故事:生活中的鏡子09-30
老拳王泰森的人生故事09-30
張衡與“地動儀”09-30
盧梭的寬容的故事09-30
殘疾人的腳步09-30
從富蘭克林說到低頭與昂首09-30